大軍南路的劉芳亮部。
李自成親自坐鎮北路從山西一帶東征,劉芳亮則出太行,入豫北、畿南,直趨保定。
顯然是打算從南面迂迴,如果李自成正面攻打不順,他們就會從南北上,同時也是切斷北京跟江南的聯絡,既阻擋江南兵馬北上勤王,也阻止崇禎君臣南下逃竄的道路。
顯然李自成很明白,江南才是現在他要防備的,已經被打爛了的北方,已經沒有能夠威脅到他的力量了。
這夥人是奉命來切斷運河的,只是道路不熟,他們走岔路了,他們的目的是滄州。
滄州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距離北京不遠,又背靠著山東,進可攻退可守,農民軍也看重這裡,只要他們能切斷這裡,就阻擋山東、江南向北京的支援路線,等他們佔領了京畿後,反而能夠以這裡為出發點,往南攻打。
餘繼業不由擔憂起來,不知道楊潮現在在哪裡,會不會遇上劉芳亮的大軍。
此時楊潮確實在滄州,正在跟滄州城對峙,不過不是跟農民軍對峙,因為滄州城還在明軍手裡,可是這股明軍死活都不讓楊潮進城。
不是城裡文官迂腐,而是武將想要獻城給李自成,聽說楊潮是江南勤王的明軍後,打死都不可開門。(未完待續)
第三百零七節戰滄州
“軍心盡喪啊!”
楊潮不由哀嘆一聲,他沒有提民心,因為那玩意從來都是騙人的。
李自成東征,阻擋他的官員們十個裡面都沒有一個,大多數都是開門迎降,是他們對大明王朝不滿嗎,不是,是他們覺得大明王朝沒救了,他們打算投入新主子的懷抱,繼續享受權力。
民心有向背,但是民心沒有用,能做主的是武將和文官。
要真提民心的話,恐怕老百姓對大明朝和李自成都無所謂,他們只想過安生日子。
所謂的民心,都是文關門編織出來,給自己做旗幟用的。
有些山區的百姓,一輩子都不知道誰在當皇帝的都是有的,何談人心。
所以民心,不過是官心罷了,顯然北方的官員一年一年看到災荒,對大明王朝徹底死心了,而江南好一些,生產沒受到太大的破壞,江南官員就更傾向於大明朝。
李自成、張獻忠們也深知這一點,因此他們活動的主要區域,反而繞過了富庶的江南,是他們不知道江南能搶到更多東西嗎,是他們知道在江南響應他們的人少,所以他們一次又一次殺入殘破不堪的河南,因為他們知道,在這裡無論他們損失多少人,都很快能夠補充起來。
“對岸紮營,注意防備滄州!”
楊潮沒有興趣打下滄州,滄州城不讓他進去,讓楊潮頗為失望,他的大軍物資補給被焚燒了,寄希望於找到一個城池。
現在他三百人顯然無法貢獻“眾志成城”的滄州,諷刺的是,大明朝如果每座城池都有這種投降的熱情。大明朝就不會亡了。
在滄州剛剛待了半天,還沒有等到援兵,卻等來了一大批騎兵。他們將楊潮的大營團團圍住,不過在幾個靠的太近的騎兵被楊潮鳥銃射殺之後。就都遠遠的圍著,並不著急進攻。
楊潮被包圍了。
餘繼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