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入關劫掠就沒那麼容易了。
於是多爾袞一聲令下,八旗十歲以上,六十一下男丁全部徵發,硬是拼湊了十來萬兵力,騎上馬就殺奔大明。
可是現在呢,南四旗陽奉陰違,明軍入境卻不與之交戰,竟然能將明軍放到順天府來,人心散了啊。
多爾袞還不敢逼迫過甚,萬一將南四旗逼到了明軍那邊去,這就鬧大笑話了,所以只能忍了南四旗的縱敵之罪。
大家在關外苦寒之地的時候,反而能夠團結一致,以大局為重,有機可乘的時候,能夠全民皆兵,可是入關了,各個都佔了成千上萬畝的良田,反而開始不思進取,專心內鬥了,這讓多爾袞十分無奈,他不知道階級分化是在生產資料有剩餘的時候開始的。
但是多爾袞知道,引起這一切的是因為他在分配土地的時候,太過偏向兩白旗所致。
可是想讓他收回兩白旗手裡的土地,別說兩白旗的將士不會答應,就是他多爾袞都不會答應,憑什麼啊,這些可是多爾袞的嫡系人馬,不是有這些人馬他能做攝政王?當年你皇太極就拼命給自己抓實力,從開始一旗人馬,到你死的時候,都三旗了,號稱上三旗,兵強馬壯丁口殷實。
憑什麼皇太極時候抓權,大家都能夠忍受,到了多爾袞手裡,卻一個個陽奉陰違,極力牴觸呢。
八旗不能用了。尤其是南四旗靠不住了,多爾袞不敢保證下一次明軍北伐的時候,他們會不會將整個明軍都放到北京城下,可是調遣更多的軍隊也沒必要,八旗主力可都在直隸,這裡不是缺兵力,這裡是缺戰心。
而且他沒有辦法調走這裡的南四旗兵力,此時這四旗其實也極為敏感,都在擔心多爾袞找他們算賬,一個個把軍隊抓的緊的很,團結在濟爾哈朗身邊,以防禦明軍為藉口,你就是調他們,他們都不會動。
多爾袞自然不會做這種打自己臉的事,反正不調動這些人,還讓人覺得此時他牢牢控制朝堂的假象,萬一調了沒調動,那可就暴露了自己現在壓制不住局面的情況。
多爾袞需要扭轉這種局勢,他需要力量更需要時間。
他不得不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
“和談?開什麼玩笑!”
楊潮在南京收到山東轉過來的情報,清軍派遣使者要跟自己談判。
反覆思考,權衡利弊。
“好,那就談!”
楊潮知道這是多爾袞的拖延之策,但是自己何嘗不需要時間,必須有兩三年時間治理,楊潮才能將所有的政治、軍事能力凝聚起來,到現在不過是在勉力維持而已,太多痺症依然沒有革除。
楊潮不認為時間會站在八旗一方,他們在變也就是那幾招,人力和經濟的落後,這是無法扭轉的。
“大人,此舉怕是又要惹來非議!”
黃鳳府不太贊成,他一直主張穩守江南,任由清軍去打擊其他抵抗力量,既不跟清軍和談,也不跟清軍作戰,就差說出明太祖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了。
黃鳳府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讓清軍將朝廷滅了,然後楊潮站出來收拾舊山河,登基為帝,完成霸業。
但是時代變了,楊潮已經不太想玩這一套延續了幾千年的爭霸天下的遊戲了,西方三十年戰爭行將結束,他們開始了以談判解決國與國關係的先河,楊潮覺得還玩這種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政治遊戲,太過落後於時代了。
而且楊潮一直很嚮往後世抗日時候,兩方能夠摒棄前嫌合作抗敵的壯舉,這給中國人樹立了一個新的規矩,那就是外敵大於內鬥,兄弟鬩於牆而御辱於外,當外敵侵略的時候,所有中國人當捐棄前嫌,共同抗敵,之後在分出勝負也不遲。
在此之前,即便是朱元璋這種人物,也是先在南方跟陳友諒、張士誠等人內鬥一番,將內部敵人先消滅之後,才開始北伐的,如果此三人能夠聯合在一起,估計滅元大業會提早十年。
朱元璋做不到的,楊潮決定由他開創,給中國樹立一杆旗幟,文明的旗幟。
“怕什麼,本督遇到的非議還少嗎。一旦開始談判,你就可以革除痺症了。”
見說不動楊潮,黃鳳府也只能接受了,更何況他確實也很需要時間。(未完待續。。)
第四百四十二節改革
改革其實一直就沒有停止過。
比如讓黃鳳府丈量整個南直隸的土地。
但是之後黃鳳府依然沒有留在楊潮身邊,而是讓他開始處理政務,整個天下的政務都交給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