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潮不是明史專家,教科書上也沒讀過左良玉造反這一樁,因此並沒有防備左良玉,左良玉距離江南千里,在不知道他會造反的情況下,也不會想到要防備他。
甚至在李自成流竄到襄陽的時候,楊潮還請示皇帝,給左良玉下一封諭旨,讓他堅決阻擋李自成東進,可沒想到諭旨還沒到,左良玉自己就來了。
左良玉兵力三十萬,號稱八十萬,打著清君側的名義,順江而下。
一下子就把滿朝文武嚇壞了,剛剛當了首輔沒多久的馬士英堅持調集全部兵力阻擊左良玉,有朝臣憂慮北方清軍,馬士英氣急敗壞“寧死北,無死逆”,稱“北兵至,猶可議款,若左逆至,則若輩高官,君臣懼死耳!”
因為左良玉打的是清君側的旗幟,正大光明的要來清他馬士英這個君側,他自然不能不激烈反對,皇帝也嚇壞了,歷來清君側都是造反的藉口,他這個皇帝才當了幾個月而已,先是北京淪陷,一路難逃,剛剛坐穩皇位,就又遇到這種事,他實在是怕極了。
於是也支援馬士英的說法,趕緊調集兵力阻擋左良玉,至於北邊的事情,就按馬士英說的議和為上。
此時北邊局勢突然緊張。
多鐸和他哥哥阿濟格一南一北,一個從潼關,一個從陝北兩路對進攻下西安後,休整了幾個月,然後多鐸派兵出潼關進入河南,阿濟格追擊李自成走商洛。
本以為多鐸會在河南剿平流賊,誰想他的大軍並不停留,竟然直奔江南而來,又恰好碰上左良玉東下的時機,不得不說清軍在這個時代的運氣簡直好到了天上去。他們打不下北京,李自成幫他們打下,然後拱手想讓。接著一路追擊李自成,一路佔據明朝江山。
現在他們要打江南了。左良玉就立刻作他們的免費先鋒,要不是知道這時代的通訊不可能提前商量,都要讓人懷疑李自成和左良玉是不是被清軍給收買了。
但這種局面確實讓剛剛穩固沒多久的南京朝廷十分被動。
楊潮緊急入朝堅決反對馬士英提出的調動江北四鎮阻擋左良玉的提議,江北四鎮不能動,甚至還要從江南抽調兵力加強江北防禦,楊潮始終將滿清作為頭號大敵,至於左良玉,楊潮當即表示自己親自出馬。
但是已經晚了。收到左良玉東下訊息的當日,嚇壞了的朝廷就派人去給江北督師的史可法傳旨,讓他集合所有兵力包圍南京,史可法會如何做,此時還不知道。
楊潮不由嘆息,運氣實在太壞了,局勢突然急劇變化,尤其是左良玉的造反,讓人有些措手不及。
不過很快楊潮就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西征。有左良玉在,自己也無法安心北上,索性就先打左良玉。既然要到打,那就要畢其功於一役,傾盡全力一下子將左良玉徹底消滅,徹底消滅後患,然後北上抗清,不然兩面作戰,就太被動了。
之所以決定先打左良玉,還有要給考量,那就是滿清畢竟是陸路進攻。而左良玉是順流而下,速度上應該是左良玉先到。而滿清步步為營,又有江北四鎮阻擊。一個月內應該打不到南京。
而楊潮全軍猛攻,一個月時間,應該能夠擊潰左良玉,然後率兵順流而下,直接去瓜州、揚州,相信那時候清軍未必能打到揚州,楊潮估計只要江北的軍隊稍微阻擋一下,那時候清軍最多進兵到淮安,淮安楊潮十分熟悉,城高牆厚,只要有一萬人防守,沒有一個月時間清軍也休想打下來。
做出決定,並且向皇帝請命,危機之下,小皇帝終於想起了這個一直在自己身邊保護自己的猛將,不由有些後悔,給楊潮辦了一頓家宴,讓楊潮帶著公主,跟他一起吃了一頓飯,飯桌上皇帝對楊潮表示,他皇姐一直無後,主動建議楊潮納兩個小妾,不能讓楊家絕後了。
皇帝拐彎抹角的找藉口算是同意了楊潮的納妾的要求,但是此時楊潮卻拒絕了,表示一切等打退了左良玉和清軍再說,然後就急匆匆的回營準備出征之事了。
皇帝留他姐姐朱媺娖在宮裡住了幾天,很是回想了一番當年楊潮派兵將他們從北京救出,一路護送的情義,還表示自己相信楊潮一定能夠將左良玉和清軍都打敗。
楊潮顧不得兒女情長,連兩個要納的小妾都沒見一面,只是回家打了個招呼,立刻就進入軍營,接連下令。
所有休假計程車兵和軍官,立刻取消休假回營,所有未出發的船隻立刻在碼頭待命,所有回程的船隻立刻停止出航,準備物資裝船,三天後全軍出發,攻打左良玉!
左良玉來勢洶洶,他三十萬大軍全都坐船順流而下,確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