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4部分

”到底是什麼。若是說對於北疆的韃子,朝廷有捷報傳來,那就算說不上是萬民歡騰,也絕對是熱鬧非常的。

畢竟,就拿京城的人來說吧,韃子對於京城的人來說,絕對是不會陌生的,對於再往北邊去的人來說,那就更是如此了。在大明朝還沒有開國的時候,朱元璋就不知道跟韃子打了多少次仗了。而等到大明朝開國了之後,不甘心被中原漢人驅逐出去的韃子自然是野心不死,還在妄圖南侵。而那個時候,身為燕王的朱棣就抵禦了韃子幾十年的時間了。再往北的老百姓,更是幾乎每年都會受到韃子的侵擾。

如果說大明朝面對韃子,有了大勝仗,有捷報傳來的話,根本不用提,絕對是口口相傳,熱鬧非凡的。

但是,這一次,僰人被征討了,甚至可以說是被滅亡了,這個佈告貼出去之後,卻是並沒有什麼熱烈的反響。畢竟嘛,作為這些個底層的老百姓來說,尤其是生活在北方的人,別說是他自己了,很有可能他的祖祖輩輩都是在這裡生活的,根本就沒有去過西南。別說不知道僰人到底有過什麼行徑了,可能連“僰人”這兩個字都沒有聽說過。

如今聽到了,也最多是打聽打聽。有略微知道的人,便是能說的天花亂墜,換來比人請上他一頓酒喝。有不知道的,也最多就是搖搖頭,或者上去湊個熱鬧罷了。

但是,對於朝中的那些個大臣們來說,僰人他們是絕對不會陌生的。畢竟自從大明開國以來,西南那邊就是鬧過不少的麻煩。有韋銀豹那樣帶頭鬧事的,也自然是有僰人這樣全族都跟漢人政權過不去的了。

僰人自從大明開國以來,到現在的兩百年間,跟明廷之間大仗打了十二次,小的戰鬥更是不計其數了。尤其是當年成化年間,不到五年的時間裡面,連續的幾場惡戰,讓明廷損失眾多。雖然其中的緣由說起來,當然是因為有些人在其中挑撥離間的緣故,但是僰人也畢竟屠殺了不少無辜的百姓。

如今,這麼個大捷到來,僰人總算是蕩平了,對於朝中的很多人來說,都是個好事。畢竟亂哄哄的能夠賺錢,甚至能夠賺大錢。但是總歸沒有平定的時候,賺賺小錢那麼舒服,也沒有什麼風險。而對於統治者來說,那邊能夠去除掉這麼一塊心腹大患,也自然是一件好事了。

朝中,自然是高興的人多,甚至可以說朝中的人在得知了這個訊息之後,全都十分的高興。張凡一開始倒是有些感慨,畢竟作為一個從五百年之後來到這個時代的靈魂,對於很多東西的看法都帶有後世的一些抹不開的東西。

對於張凡來說,這件事情的確是讓他大大地感慨了一番。畢竟一個民族就這麼著,在他的眼前消逝了,而且是被殺光了。其實這種事情,不管任何時代都會有發生,就算是張凡在上輩子,也會偶然間聽到這種事情。但是他總覺得很驚奇,彷彿是在聽一件奇聞一般。如今,這件事情就發生在他的面前了,他的這種感覺是更加地強烈了。總覺得,明明是一件非常真實的事情,但是卻總是會讓張凡產生一種虛幻的感覺。

不過,張凡的這種感慨,並沒有持續多久就已經消逝了。畢竟,比起已經發生了的事情,還是著眼於眼前和將來更加實際才是。而對於張凡來說,這一次的西南大捷,也並不是毫無用處的,若是利用得好了,還是能夠發揮他的“餘熱”,或許還能夠辦得成很多不平常難辦的事情,更或許還能夠讓很多複雜的事情變得輕鬆起來也說不定。

總之,外面雖然平靜的很,並沒有發生什麼,但是朝中,畢竟是打勝了仗,自然是要有些動作的。實際上,那天早朝上,接到了這個捷報之後,早朝也就等同於是結束了。幾個大臣帶著這個訊息,去了乾清宮稟報。本來是要去慈寧宮的,好在今天一打聽,李太后本人就在乾清宮,倒也是省去了很多麻煩。

去的人並不多,畢竟如今朱翊鈞不上朝,用的還是受了驚嚇而身子不適的理由。且不管他的身體到底怎麼樣,但是這個說法畢竟是擺在了明面上的,那麼去的大臣自然就不能太多了,免得驚擾了皇帝的修養才是。

所以這一次,就去了三個人,張居正和張四維兩位內閣大學士,還有就是張凡了。就他們三個。

三人經人通報,進了乾清宮之後,卻是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不,應該說是聽到朱翊鈞的聲音。顯然,這個時候的朱翊鈞興致倒是很高,而且還是有說有笑的,哪裡會有一點點受了什麼驚嚇,或者身子不適的模樣。

而一旁,李太后就坐在那裡,卻也並不去過問這種事情,彷彿朱翊鈞在做的事情很正常一般。這對於以往對朱翊鈞都是要求極為嚴格的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