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年紀一般大,你都還沒定親,我著什麼急呀?”
“我,我可能不一樣。”
“不一樣?哪裡不一樣?”
這之後,上官月就只是笑而不語了。
“你們還在那兒悄悄什麼呀,這麼多點心,我一個人怎麼吃的完啊?還不快點過來,一塊兒吃。”
幾日之後,方謹言又被傳召,上一回是因為殿試,這一回依舊和殿試有些關係,因為那一天他是親眼看到了殿試的開頭,而這一天,應該是見證殿試的結果。
這幾天之中,一眾貢士的卷已經由讀卷官輪流傳閱,將幾名官員最看好的十份卷敬呈,由他欽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為狀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稱‘進士及第’,又稱‘三鼎甲’。二甲若干人,佔錄取者的三分之一,稱‘進士出身’。
因為上一回已經緊張過了,但是最後發現是白緊張,所以這一回方謹言沉著了許多,臨出門之前,還和關靜萱討論今天的這身衣裳和上回的那身衣裳都有什麼差別。
方謹言真是一點兒都不緊張的,因為上一回,那些貢士們都沒有一個敢抬頭的。本來以為,這一回也不會有太大的不同,但讓方謹言有些傻眼的是,這一回下頭站著的,分明不是上回那些貢士,看著更像是……不,應該就是文武百官,天天上朝面聖的那種。這也就意味著,他會被看到,文武百官每日列朝,有些可能天天都會有事起奏,和皇上話的時候,自然是要面向皇上的……
如果他們和皇上話的時候,看到他這麼個陌生的面孔站在身邊……方謹言簡直無法想象,他們會如何想他、看待他……雖然,那些好像也並不是太重要,因為最重要的是怎麼想他、看待他。
此刻的宮殿之內,讀卷官將他們選出的十份卷讀完之後,置於案前。將卷看得十分清楚,他身邊站著的方謹言亦然。但看的是字跡、名字、籍貫,而方謹言看的,是捲上頭的圈圈叉叉……
方謹言自然不會那麼傻,以為這些都是那些貢士們在自己的捲上做的記號,卷要保持整潔,這隻要是個人都應當知道,即便他不參加科舉。
方謹言看到的圈圈叉叉,都是讀卷官在捲上做下的記號,記號有五種,圓圈、三角形、斜槓、橫線,叉叉,得到圓圈最多者為佳卷,而後在所有的試卷中,選出得到圓圈最多的試卷面呈給,由他來決定最終的一甲名次。
因為怕問他些什麼,同時也是想轉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在面對這麼多官員之時不會因為太過緊張而出什麼糗,所以讀卷官在讀那十份卷的時候,方謹言也聽得十分認真,雖然認真的結果是……他幾乎聽不大懂他們都寫了些什麼。
方謹言有多少斤兩,是略知一二的,這十份卷能呈到他跟前,這些寫卷的貢士,那都是考科舉的佼佼者,至少這一屆是,以方謹言的水平,恐怕連個秀才都難考上,是以,根本就沒有打算問方謹言什麼問題。
他要教方謹言的是……
“諸位愛卿以為,這其中,哪三份最為出眾?”自己不知道答案的時候,可以試著把問題甩給大臣們,讓他們去爭論,給他一個大致的結果。
大臣們面面相覷,半響沒能出話來,因為十分驚訝。往日裡,這事都是自己決斷的,在這件事情上,他們少有插話的餘地。一般只是走個過場罷了,今天被問起,答雖然也是答得出來的,因為他們剛才也都聽過了試卷,有些人甚至之前就看過,但是不怎麼敢妄言,萬一沒有出皇上自己看上的人,那不是顯得他們沒有眼光嗎?
吏部尚書上官恆左右看了看,無奈出列開口道,“聖上英明,這十份卷都是佳作,但其中高下,還是要請聖上欽定。”
聞言,衝著方謹言笑了笑,“如果,朕一定要你們呢?”
“臣以為夏明宇文采出眾,可點為狀元。”大理寺卿進言道。
“夏明宇?”的目光在一眾大臣之間移了移,“夏侍郎,你怎麼看?”
“臣……”
“夏侍郎,舉賢不避親啊!二公確實優秀,你就不要謙虛了吧。”
隨著夏明宇被舉薦出來,殿上的官員都開始發表自己的想法,對於三甲,每個官員其實都有很多想,但是原來從來沒有過機會罷了。
爭論之聲漸大,這大臣也是人,這一激動呢,聲量就容易控制不住,越越大聲,越來越嘈雜,所以更愛自己做決定,就怕會有這樣的結果。
正文 第一百九十二章懷疑的種子
“所以呢,最後一甲究竟是怎麼定下來的?”在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