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3部分

勢。

在整個棋盤型的地理格局中,如果說中原是其中央腹地的話,那麼,洛陽則是這個圍棋盤上的天元。歷史上,許多政權曾經洛陽為都城。洛陽雖號為四方之中,其形勢之間卻在外圍。所謂洛陽的外圍,可從幾個層次去說,第一個層次是三川河谷的外圍諸險要,如成皋、崤函、孟津、龍門等;第二個層次即為河南的四境,即西南南陽盆地、東南淮河上游、東北河內地區再加上三川河谷西北崤函之險,這些地域是中原與其外圍四方的聯絡通道;若將視野再放大些,則其外圍可延及關中、河北、東南及荊襄等大的戰略要地。洛陽便處在這幾層外圍的包圍之中。中原的位置和地理形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原攻守形勢的特點。攻取洛陽,進取中原是一種由外向內的層層遞進;中原防守的經營則是一種以洛陽為中心、由內向外的層層輻射。

至於在一種大型對抗如東西之爭和南北對峙中,中原必定是雙方爭奪的一個交匯之處。東西相爭必有一條縱貫南北的軸線作為雙方爭奪的前沿地帶;南北對峙則必有一條橫貫東西的軸線作為雙方對抗的前沿地帶;東西之爭的蹭軸線大致是中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東部邊緣地帶;南北對峙的中間軸線是淮河至漢水上游一線。以洛陽為中心的中原腹地是東西之爭的中間軸線與南北之爭的中間軸線的交匯地帶。因此,無論是東西之爭還是南北對峙,中原都必定是雙方爭奪的一個交匯之處。

“等我們兩冀展開了,再去佔洛陽這個天元之地!這事如果叫空突師去做的話,可一鼓而下!”

逐鹿雖在中原,真正能參入逐鹿的群雄,卻多不起於中原,而趨於四角。歷史上,那些最終完成統一天下大業的勢力,大都是起於四角山川險固之地。先據有一到兩個角,積累力量,繼之以向兩翼擴充套件,然後,向中原發展,進取天下。

明朝朱元璋開創了由東南統一天下的先例。朱元璋據有金陵,西平陳友諒,控制荊襄上游;東滅張士誠,鞏固三吳根本。平定江南之後,興師北伐元朝,先攻山東,由山東包卷河南,取河南之後,再才北上攻取大都,驅逐蒙古勢力,統一天下。

據有四角山川險固之地者,上之可以平定四方,統一天下;次之可以割據一方,稱雄一時。

這是就大的趨勢而言。實際上,不管在什麼時候,不同地域的地位和戰略意義都並不是固定的,而是隨著當時政治、軍事整體形勢的不同而不同。

隨著歷史大勢的演變,不同地域的地位和戰略意義是有變化的。中國政治重心自西向東的移動趨勢即說明了這點。政治重心處於關中的時代,關中的地位自不待言;後來,在經歷了一段搖擺之後,政治重心移至河北。與這一過程相伴隨的是關中地位下降,而河北地位上升。這一變化給其它地域的地位也造成了一定影響,如在政治重心位於關中的時代,湖北是西北與東南之間銜接的紐帶,地位比較重要;政治重心移至河北以後,隨著關中地位的下降,湖北地位也有所下降,而山東則成了南北之間政治重心與經濟重心聯絡的樞紐,地位舉足輕重。

“我們有一支強大的海軍陸戰師,用之從水路可直抵山東,在泰山一帶先紮下根,等時機成熟一舉滅了滿清!”

“……”

“我這算不算是隆中對?”宋仁軍忽然問道。

“算啊,比那隆中對,更了不起。隆中對,不過是謀劃三分天下,而我們是謀劃一統中原!不過,我們這裡不是隆中,而是籠中!囚籠的籠!”

“哈哈!”

本文由鐵血讀書首發

第八十四章 印度(1)

加爾各答位於印度東北部恆河三角洲胡格里河左岸,濱臨孟加拉灣的北側,是印度東部最大的港口,因主要出口黃麻,又有“黃麻港”之稱。一百多年前英國人在恆河下游三角洲東岸找到了一個可以停泊海船工的落腳點,將附近的三個村莊連在一起成為一個城市,並以其中一個村莊的名字“加爾各答”命名了這座城市。英國的侵略就此開始。

在加爾各答,以達爾豪廣場為中心,有英國國王,總督雕像佇立,雕像炫耀著英國光榮的征服史。

英國對印度的征服是由東印度公司開始的,東印度公司成立於1600年,早期在印度主要從事商業活動,為保障商業活動的開展,佔領了一些據點。

1757年普拉西戰役後;英國東印度公司透過了四次英國-邁索爾戰爭、三次英國-馬拉塔戰爭,消除了統治印度兩大心腹之患,大大擴張了領土,使英國人的在這片國土上神速的擴充套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