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0部分

太迷人了,一種舉手投足間的迷人。他的美是渾然天成的,是自然的,是骨子裡散發出來的。他身上的那種風度與傲氣,是怎麼壓都壓不住的。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所獨特的東西,正如江夏來到這個世界前,網紅臉是那個時代的代表,浮躁社會的體現。張國榮則是經濟高速發展的香港中,最獨特的代表。他是與那個時代息息相關的,所以他的風華絕代,沒有辦法再複製,因為他就是獨一無二的張國榮。

張國榮所處的時代,是港片巔峰的時代,是香港電影堪比好萊塢的時代,他是那個時代優秀的電影人,優秀的歌手,他是第一個在韓國、日本都有大量粉絲的歌手,他是第一個擔任戛納電影節評委的華人男演員。

他那個時代,香港的繁榮之下,有了那麼一批優秀的藝人,他是出眾的,所以他被銘記。

特別是在他之後,香港的輝煌落幕,內地經濟起飛,卻沒有迎來一批如香港巔峰時期一樣的優秀藝人,迎來的是浮華與浮躁。

所以很多人懷念張國榮,懷念的是他所在的那個時代,懷念的是他的風華絕代,懷念的是那一段很純粹的時光,也更懷念他那樣的魅力與迷人。

江夏自認為穿越到這個世界,出身、自身條件,各方面都要比張國榮當時的環境要好,但真沒辦法跟張國榮比,那是內在的氣質比不上,有一種自慚形穢,那是知道這個人多麼迷人後,自然而然來的一種心理,哪怕穿越了都難改。

張國榮那樣眉目如畫,貴氣天成的氣質,江夏自認自己沒有。

在選擇歌曲的時候,江夏一直認為粵語歌有三個人是怎麼樣也不能繞過去的,一個是beyond樂隊,一個是陳奕迅,一個是張國榮。

beyond樂隊是一種信仰,一種純粹的音樂上的爭鳴。

陳奕迅是後來的香港唯一還能在粵語歌上,讓大眾普遍喜歡的歌手。

至於張國榮,他太有代表性,是整個香港巔峰娛樂圈時代的代表,他一個人即可以代表那個時代,香港娛樂圈巔峰的時代,似乎隨著他的離世而一同逝去。

江夏選擇的張國榮的歌曲,是他的成名作《風繼續吹》。

比較巧合的是,《風繼續吹》也是來源於一首日本歌曲,是山口百惠的《再見的另一方》。

當時的香港音樂,很是受日本音樂的影響,在很多歌曲中都能看到日本音樂的影子,哪怕是到了周杰倫成名的時期,他的歌曲中,也很受日本音樂的影響,江夏曾經拿出來的《忍者》就是典型。

《風繼續吹》是張國榮的成名曲,收錄在1983年他第一張專輯《風繼續吹》中。而且張國榮在他每場演唱會上,必然會唱這首歌,而最讓人動容的莫過於告別演唱會上,他唱著這首歌潸然淚下,不勝唏噓。

同時,這首歌還是電影《縱橫四海》的主題曲,是跟鐘楚紅與周潤發一起演的,是張國榮經典動作電影,比起他演的《英雄本色》要出彩的多,他在影片中飾演阿佔,論戲份來講,應該是男一號,比周潤髮的戲份還要重一些。

江夏最初認識張國榮,就是從《縱橫四海》中認識的,所以《風繼續吹》這首歌對江夏的影響很大,讓江夏願意去了解張國榮,從而見到了這個男人的風華絕代。

所以江夏在想歌的時候,自然而然要把這首歌放進來,歌曲本身是情歌型別,江夏自認能演繹的好。

第五首歌,江夏摸著下巴思量了許久,放了一首華仔的歌進來。

劉德華的歌曲難度都不高,而且唱起來特別的給勁,是比較傳統落俗的流行歌,但也正因為是傳統的流行歌,所以傳唱度不錯,知名度也很高,但是唱歌的技巧上卻明顯弱了點,所以他的歌曲很好唱。

江夏選擇的歌曲是《我恨我痴心》,同樣是一首翻唱歌曲,翻唱自joanjett的單曲《ihatemyselfforlovingyou》,是一首很動感的搖滾。

之所以選擇這首歌曲,不是因為這首歌在華仔歌曲裡多麼重要多麼典型,而是因為江夏喜歡原曲,所以就把這首歌拿了過來了。

選定了這首歌,江夏的這張專輯就選定了一半的歌曲。他沒打算放太多歌曲,只打算放十首歌進來,粵語到底不是國語,唱起來沒那麼自然。

接下來的五首歌,江夏在選歌上犯了點難,在選熱門歌曲和自己喜歡的歌曲上糾結了一下,最終還是決定選自己喜歡的歌曲,做人就得任性一點。

第六首歌,江夏選擇的是陳柏宇的《你瞞我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