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針灸,就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把針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對人體特定部位進行刺激,從而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其針法複雜,大體上分為毫針刺法,三稜針刺法,面板針刺法,火針刺法等等,根據病情的迥異而採用不同的方法,靈活多變。
雖然很多原理,用現代科學難以闡釋清楚,但是其卓越的療效,卻使得這門神奇、神秘的古老醫技得以流傳於世,被世人所接受。
即便是對中醫中藥抱有成見的歐美國家,也對針灸學擁有濃厚的興趣,不得不承認這門來自於古老的華夏之醫技的神奇和不可思議之處。
墨非此番受周老力邀,盛情難卻之下,只要登臺,講述的便是這門極富盛名的中醫針技療法。
自古來,便有十道九醫之說。
很多方外之士,在中醫藥方面擁有極為高深的造詣,古來高僧高道多為名醫。
墨非入玄門一脈日久,本身便是修為深厚的有道之人,對於人體的經絡、氣血等方面瞭解頗深,雖說於醫道方面並沒有專門研究,但其自身的見識、本領,卻非世俗之人可以比較,正所謂一通百通,殊途而同歸。
道家認為人體是一個小宇宙,人體的微觀結構與和執行原理和宇宙是一樣的,《易經》的六十四卦是人體基因的執行原理的同時又是宇宙的執行原理,人體基因的執行原理與人體外的宇宙一模一樣,這就是中國道家文化的“天人合一”學說。
以此為基,來闡釋人體的經絡、氣血與各種應發疾病的關係,倒也令在場眾人耳目一新。
道家是修真的,修真理大道而返本歸真。宇宙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能順應宇宙的規律就是老子所言的大順,而對於人體疾病而言,就是因勢利導,導順人體內在之陰邪,使內氣暢通,整個人體便呈現一種“順”的狀態,自然百病不生。而針灸療法便是達到這一狀態的輔助手段。
以道家修養之道來闡述中醫治療原理,玄奇新穎的同時,又給人原來如此之感。
現在很多中醫專家在治病救人和醫藥研究方面,很大程度上都是照本宣科,以前人的醫書藥典為本,至於其中更進一步的中醫原理,卻是一知半解。這也正是中醫式微的原因,自己對中醫中藥的藥理都是一知半解,何談要他人信服。
聽了墨非的講解,在場的很多中醫專家都不由得豁然開朗,似乎一直籠罩在眼前的迷霧,突然間就被一陣風吹散了,一時間月明風清,整個人都清醒了不少。
雖說自身的醫術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提高,但是卻對日後的醫學研究有著極大的幫助。
原本有些人自視甚高,覺得自己從事醫學事業一輩子了,這個小青年能有多大的本領,看其外表,滿打滿算不過二十三四歲,便是從孃胎裡就開始學習,又能有多高的水平?
對於張老如此興師動眾的邀請這個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很多人嘴上雖然沒說什麼,心裡面或多或少的都有些不以為然。
沒想到,這個俊俏的小夥子一張嘴,便令人受益匪淺,遂都收起了輕視之心,開始正視起來,能夠被張仲景張老所推崇,怎麼可能只是樣子貨而沒有真才實學呢。
眾人心中無不暗自警醒。(未完待續)正文 第一百四十九章 交流會上,年少令人疑
在眾多醫療工作者和與會專家的矚目中,國際中西醫交流會終於拉開了序幕。
這次醫學峰會的主旨在於交流中西醫在治病救人過程中各自所具備的優勢和不足之處,以嚴謹、求實的精神,探索兩種不同的醫學體系在一些疑難病例中,互為補充的可能性。
張仲景在會上發言道:“中西醫之爭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從中西醫的相互比較而言,不難發現,兩者形式雖然不同,但治病救人的目的卻是一致的。毋庸諱言,中醫的獨特理論體系與西醫有著很大的差異,但兩者都能治癒疾病,都是科學。
從總體來看,在整體醫學模式、獨特的理論體系、靈活的辯證方法、特殊的治療手段、科學的藥物配伍等方面,中醫中藥至今仍具有西醫西藥所無法取代的優勢。
實踐證明,理論體系完全不同的中西醫學,並無絕對的優劣高下之分,雙方都各自有其科學性和合理性,但又都不是盡善盡美的。”
張仲景張老的一番話受到了中內外醫學專家的普遍認可和贊同。作為一名享譽國際的中醫專家,能夠站在客觀的角度,公正的評價中西醫兩種不同的醫學體系,不偏不倚,這種心胸和氣度看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