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部分

超越西方星斗……〃這在卡伯特看來一定正是他所在做的事;但他第二次出航以後再也沒回去。

我還沒到那種地步。

我想只要我還能寫,就永遠不會那樣。

即便是我喝酒時也要提筆寫作。

戴維,我寫這些話時你在看嗎?我把這些話寫在紙上的時候,你能知道我在說給你聽嗎?我希望能讓自己相信你能聽見。

我從沒像現在這麼希望靈魂存在。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26 〃溫特〃裡德家族

菲爾丁的《紐芬蘭簡史》

總理詹姆斯·S.溫特與蘇格蘭裔加拿大鐵路巨頭羅伯特·G.裡德協商了紐芬蘭歷史上最有爭議的合同之一:1898年的鐵路合同。

在依照那份眾所周知的〃願打願挨協議〃規定建成了橫跨全島的鐵路之後,裡德打算簽訂更有利可圖的協議,以便經營這條鐵路,建設各條支線。

由於受到第一份協議的限制,裡德別無選擇,只得同意以下新的條件:每新修建一英里鐵路,他必須接受5000英畝的公有土地;如果他想永遠擁有紐芬蘭的全線鐵路,他必須交回這片土地的一半,以及修建這條鐵路時支付給他的一部分錢;他必須接受紐芬蘭電報公司、聖約翰斯干船塢、7艘蒸汽船、各類水力發電廠和火車站的所有權,最後還必須同意把沃特大街從頭到尾鋪上花崗石和鵝卵石。

於是,如果在談判中紐芬蘭人佔了對方的便宜,或者做成了一筆特別不公平的交易,他們就會說:〃我們'溫特'了他們,〃或者是〃我們把他們狠狠地'溫特'了一下。〃紐芬蘭人更習慣於'溫特'別人,而不是被別人'懷特威'。

儘管他們被認為是很殷勤好客,但在他們的品質當中,在他們與外人的交往當中,有種東西會顯露出來,我們暫且稱之為〃狡猾〃吧,因此,外人最好避而遠之。

儘管跟裡德的這筆交易很不公平(有旁觀者把它反比成曼哈頓的買賣交易),但無人知道里德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矇騙,後來人們才發現,在協商合同的過程中,作為裡德律師的是財政大臣阿爾弗雷德·B.莫林,他向裡德保證〃紐芬蘭人還嫩得很,不會騙人〃,勸他應允了這筆交易。

人們還發現,紐芬蘭政府一共向裡德騙賣了400萬英畝據他們聲稱屬於〃既非荒地、沼澤,也非不宜耕作〃的土地,這明顯是虛假的說法,因為在紐芬蘭,那樣的土地其實還不到所說的一半。

對於這樣一個合同,溫特找不出更好的理由,只能解釋成是為了規避重大金融風險和減少公債,但公眾群情激憤,於是,在一份抗議這個合同的請願書上,默裡總督收集了23000個簽名,迫使莫林辭去了他在內閣的職務。

然而,傷害還是造成了,儘管在1901年羅伯特·邦德爵士執政期間,裡德得到了一些救助…250萬元和50年後歸還鐵路的許可…但是他還是形成了這樣一種世界觀,經常不知不覺地憤世嫉俗,1908年在蒙特利爾去世前,想到自己留給兒子的是一個僱員比紐芬蘭政府的僱員還要多得多的公司,他就心力交瘁,痛苦萬分。

1907年,他被封為爵士,毫無疑問,這是紐芬蘭政府要求的,因為紐芬蘭人認為封爵可以擺平一切。

為了安撫那些被他們〃溫特〃了的金融家,紐芬蘭人總是請求殖民地政府給他們封爵。

可丟臉的是,殖民地政府居然欣然應允。

為撿便宜〃溫特〃得越多,顧全臉面的爵位就封得越快,張三爵士或李四爵士就越是趕緊藉著夜色的掩蓋潛逃去了大陸。

只有當你想象這些人全都在一條船上…擁擠在甲板上,列隊站在船舷邊,身穿外套大衣,頭戴圓頂硬禮帽,佝腰駝背,手裡攥著那張捲成筒的爵士證書,花朵一樣的小鬍子掩飾了他們的絕望,只有此時,你才真正開始意識到我們是多麼的罪大惡極。

他們被人矇騙,遭人愚弄,受人操縱,希望破滅了,期盼受挫折,如今他們乘著〃溫特號〃蒸汽船駛過峽口,朝紐芬蘭投來最後的一眼,然後就這樣走了。

。。

做天窗蓋(1)

菲爾日誌1945年4月17日喬·斯莫爾伍德又回到城區。

讀者可能會疑惑,這幾年他跑哪兒去了?1943年,斯莫爾伍德厭倦了“撞鐘人”,厭倦了生活。

當時,代議制政府仍舊當權。

人們沒理由反對,也沒道理贊成。

有朋友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