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你的眼光不如蘇魯。蘇魯固然文弱,但卻審時度勢,頗有王者之風。”孔晟又笑著道。
蘇嫿柳眉輕皺:“我兄長自有所長,這不需要你說,我也明白。”
“我要跟你說的是,率兵打仗蘇魯不如你,但治理全族,你比蘇魯差得遠。我的話,你明白嗎?”孔晟一字一頓慢條斯理。
蘇嫿臉色一變,被孔晟緊握著的小手不經意地掙扎了一下:“你的意思是說,你向大唐皇帝奏報的是我兄長蘇魯,而不是我……對嗎?”
“沒錯。”孔晟似笑非笑:“如果不出意外,陛下會冊封蘇魯為西奚王。至於你,仍然會是西奚公主,不過,你今後的身份只能是我孔晟的女人,而不是西奚人的統帥。”
蘇嫿突然莫名地憤怒起來,心底那些剛剛滋生的滿腔柔情,瞬間化為泡影,她動作激烈地從孔晟手裡抽出手來,神色激動,緊盯著孔晟,卻是一句話也說不出口來。
孔晟嘆息一聲,只是用清澈平靜的目光回望著蘇嫿。
蘇嫿是一個頗有權力**的女人,見孔晟竟然以這種方式要剝奪她的統兵權,將西奚大權全部交給她的兄長蘇魯,她心裡的失望、憤怒、不安兼而有之,各種負面情緒噴湧而出。
她怒視著孔晟,肩頭都在輕顫。
“你不要怪我。朝廷不會允許西奚存在一個女王,我也同樣不希望你變成西奚人高高在上的女王。”孔晟起身飄然而去,在臨出門前又撂下一句話:“母音大師讓我轉告你,蘇櫻擇日就會剃髮出家,今後不再與你為仇。”(未完待續。)
第三百一十九章 封賞之爭(1)
孔晟沒有誇大其詞。
自武則天之後,李唐朝廷和皇室對女人掌權懷有深深的忌憚和憂慮,縱然孔晟將蘇嫿列為上奏物件,恐怕皇帝李亨也不會加封蘇嫿,而只能還是加封王子蘇魯。
孔晟沒有往深裡解釋。他相信蘇嫿是一個聰明的女人,她一定能想明白這一點。
而更重要的是,他不願意自己的女人痴迷於權力,而蘇嫿對於權力的執迷已經引起了他的高度警惕。在這件事上,沒有商量的餘地。
孔晟同時突然宣佈,大軍就此在洛陽練兵駐守,等待朝廷進一步的昭命,放棄進攻長安的既定戰略行動。
諸將大為不解,現在正是夏邑軍揮師西進,光復長安迎皇帝還朝建立不朽功業的最佳時機,作為統帥,孔晟卻出人意料的宣佈放棄進攻長安,這讓所有人都感覺很意外也很突然。
但孔晟卻也沒有過多解釋。
大概只有南勇,略略猜出了孔晟的用意。無非是韜光隱晦,避免鋒芒過盛,引起朝中很多人的忌憚和猜忌。
而事實上,正如司馬承禎的提醒和暗示,孔晟戰功顯赫,文武雙全的江南少年郎橫空出世,以一種別樣的姿態崛起,已經觸發了一些軍中宿將的不滿。
當前,郭子儀在鳳翔。李光弼的軍馬也離開太原府,南下進攻長安。郭子儀和李光弼的兩路大軍像兩支箭頭一般直插長安,一路之上,勢如破竹。叛軍紛紛潰逃。“解放”長安是遲早的事。
但若是孔晟適時出兵。三日之內定然是孔晟的夏邑軍率先進駐長安,建立蓋世功勳,郭子儀也好,李光弼也罷,都統統只能望而興嘆。
孔晟心裡明白,這兩人倒也罷了,作為歷史名將,這點風度和氣魄還是有的。但兩人不是個體,而是一個戰鬥和利益集團,郭子儀或許不在乎孔晟搶佔功勳,但他手底下的部將呢?他們會不會有怨氣呢?答案是必然的。
郭子儀通觀全域性自知難以爭過孔晟的直搗黃龍,本已放棄進攻長安,而是準備繞行漢中,為李唐朝廷掃清長安外圍的叛軍據點,為皇帝還朝做好鋪墊。作為歷史名臣,郭子儀心繫天下,大局觀和胸懷不是常人所能及。他儘管心裡有些不太舒服,但還是接受了現實。
反正在郭子儀看來。無論是誰、是哪一方面率先拿下長安,結果都是一樣的,同樣是官軍的勝利。
李光弼的心態也大抵如是。
可兩人麾下的戰將士卒卻是怨氣叢生,眼看勝利就在眼前,輝煌功業指日可待,卻不料半路里殺出一個程咬金來,要奪了己方的功勳,這簡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然而,洛陽的夏邑軍卻遲遲沒有動靜,更沒有揮師西進奔襲長安的跡象。郭子儀和李光弼意外之餘,大抵也暗自判斷出了孔晟的意圖,兩人心裡暗暗對孔晟高看一眼,當即下令從兩路直逼長安。
數十萬官軍聲勢浩蕩兩路進攻長安,駐守長安的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