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國陽近距離接觸到這個巨人,才感覺到他比賈巴爾更加健壯,他肌肉虯結的結實雙臂,讓甘國陽想到了內特…瑟蒙德。
吉爾摩爾穩穩地控制住了籃板球,把球交給了摩爾,馬刺開始慢慢組織進攻。
拉姆齊之所以要開拓者不斷地跑,不斷髮動快速進攻,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馬刺已經是一隻年齡比較大的球隊了。
這支球隊的核心框架在1982年組建完畢,在1983年迎來重要拼圖吉爾摩爾,但他們還是沒能衝破湖人的統治。
到現在,他們首發五名球員有兩名三十歲以上的球員,其中吉爾摩爾已經是35歲的老將了。
在當時的NBA,以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醫療技術,很多球員在三十歲左右就會到達衰退期,在三十歲後傷病纏身,不得不退役。
不像九十年代以及以後,很多球員三十歲正是自己的巔峰期,球員們的職業壽命被醫療技術的進步大大延長。
在這點上,吉爾摩爾和賈巴爾倒是非常相像,打破了時代限制,都是球場上的常青樹。
即便如此,馬刺也頂不住歲月侵襲,而開拓者則是一支最老球員30歲的年輕球隊,桑普森是所有人裡面年級最大的,肯尼…卡爾緊隨其後。
所以,馬刺自然要打得慢一下,開拓者則在開場就不顧一切的提速。
可是,馬刺打慢,並不代表他們的進攻不犀利,相反他們擁有聯盟聞名的兩杆外線老槍,和開拓者的範德維奇以及帕克森的組合一樣火力強大。
摩爾穩穩地運球到前場,此時甘國陽站在三秒區右側緊盯著吉爾摩爾,整個馬刺是以1…4陣形落位,只有摩爾一人站在罰球線外側,其他所有人都站在了罰球線內側,排成了一排。
這是一種非常省力的戰術,不需要過多的跑位和掩護,進攻的選擇一般有兩種,一是球員拉出來單打,二就是互相之間進行交叉掩護,然後接球就投。
馬刺的得分後衛麥克…米切爾是一位非常高效的小前鋒,他技巧全面,命中率常年保持在五成以上。
他站在前場最右側,突然啟動往內線鑽,吉爾摩爾給他做了一次掩護,米切爾甩開了本就腳步不快的範德維奇,繞到了左邊底線。
摩爾一個直傳球,把球傳向了米切爾。
米切爾如果接到球,就會直接一個翻身12尺底線跳投,以他的投籃水平是十拿九穩。
但這一次,他球沒有接穩,因為甘國陽已經追上來補防了。
在開拓者的防守體系中,是很少出現補防、輪轉的,就是因為拉姆齊認為防守過得去就可以了,大量補防、輪轉既可以提高防守效率,卻也最可能犯錯。
因此崇尚進攻的拉姆齊一直要求球員不要失位,不要亂補防。
而甘國陽補過來,倒不是他再次忤逆拉姆齊的意思,相反他是按照拉姆齊的要求,積極參與到對對手外線球員的防守中去。
因為在沒有甘國陽的三場比賽中,拉姆齊已經感覺到適當輪轉補防對球隊防守的好處,尤其和76人一戰,沒有甘國陽的開拓者內線被鑿的千瘡百孔。
所以這下子,拉姆齊開始主動要求甘國陽擴大防守面積,積極參與到補防中去。
米切爾球還沒到手,就被甘國陽一巴掌切掉,但甘國陽並沒有把球斷下,米切爾還是跌跌撞撞把球控制住了。
這時,桑普森和瓦倫丁也都圍了上來,像這種對手近乎死球的情況,開拓者球員還是會及時夾擊的。
已經被封死所有可能的米切爾只能在右側底線勉強出手,球砸在了籃筐邊沿,沒進。
瓦倫丁在一堆人中撿到了籃板球,再次像個牧羊犬一樣持球朝對手籃筐狂奔。
原本在右側防守失位的範德維奇,立刻投入到快攻中,防守他不行,進攻才是他的拿手好戲。
範德維奇很快衝到了籃下,瓦倫丁也及時把球傳到了範德維奇手中,範德維奇接球后直接上籃。
可是馬刺的回防也非常迅速,約翰…摩爾,吉吉…班克斯都回防到了籃下。
馬刺的先發和其他球隊有一點不一樣,他們沒有首發大前鋒,或者說處於大前鋒位置的吉吉…班克斯並不是一個大前鋒,而是個身高6尺…7的小前鋒。
可能因為他們的中鋒足夠的高大強壯,所以大前鋒矮一點也無所謂。
而這一帶來的一個好處是,回防還是非常迅速的。
班克斯是首發最年輕的球員,但他也是打了四個賽季的老球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