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部分

家說得在理,就不知道該怎麼開口了。

還是老貓猴反應快,道:“賢弟早起了。”袁三魁憨憨一笑:“啊,大哥也早。”

劉大勇一推那姑娘就衝了出來,一副要拼命的樣子,乍著膀子圍著袁三魁轉轉了好幾圈就是不敢下手,以為能引得袁三魁驚乍一下,但袁三魁一副很不在意的樣子,最後一扭身小媳婦一樣恨恨跺了一腳順夾道走了。

姑娘在收拾地上的碎茶碗,老貓猴一伸胳膊,姑娘又起身擦擦手為他穿好外衣。老貓猴也是做大哥做慣了,按說教師的身子是不讓隨便近身的,別說穿衣服了,但他就愛享受這個。袁三魁也有這個毛病。

收拾停當,老貓猴也沒打招呼,一撣衣袖跨步出門,袁三魁跟在後邊,儼然成了小弟。

老貓猴表情辛酸地看了看四下,對袁三魁道:“前堂用飯吧,不用管他,小孩子脾氣。”

這話說的袁三魁一陣酸楚又一陣溫暖,不知道要怎麼感激的好,第一次有了深深的愧疚之感。

“有事你去櫃上問!這是掌櫃的家宅,不是鏢局!有業務請到分號外櫃。”

門口聽到劉大勇沒好氣地又是一陣嚷。

老貓猴與袁三魁對看一眼,一起就匆匆趕出去。

到了門口,見門外站著兩人,個子都不是太高。一位有點瘦弱,衣著光鮮,年紀不算太大,卻也兩鬢見霜。但精神高漲,一雙小眼睛滿是精明,娃娃臉兒,八字拉耷眼,小鼻子小嘴的,透著不清不楚的笑意。

邊上一位年紀要稍稍小一些,高眉弓,高顴骨,方圓臉兒,丹鳳眼兒,四方大口,渾身的健子肉將衣服頂得鼓鼓的。用方言講,那胳膊腿兒蹬蹬的。

見老貓猴這麼快就出來了,這二位還是稍稍驚詫了一下,那瘦的就一抱拳,壯的侍立一旁,這就看出來尊卑了。

劉大勇見師父出來了,退一步也不說話。老貓猴道:“朋友有何貴幹?”

那人道:“找點事幹。”說的是平常話,腔兒是南方口音。

這唇點就開始對上了。老貓猴問:“朋友吃的哪家飯?”

“吃百家飯,穿百家衣,要飯。”那人還挺懂行,答得很溜:“當家的吃的是哪家飯,穿的是哪家衣?”

“你不說我也不問,我吃的朋友的飯,穿的朋友的衣。”

“行了,朋友來了。”接了這話兒這二人就硬進了門。

“裡邊請吧,二位遠道而來,辛苦了。”

“我心不苦,命苦。沒別的,想回家回不去了。”

“朋友不必擔憂,既然到了地方,地方一定也會盡力。”

“你有多大力?”

“那得看二位多大分量了。”

“呵呵哈哈。”邊上那矮壯的漢子一眼瞧見邊上掛著一個大沙包,他搖搖擺擺地走過去,用手拍了拍,然後取了個古怪的姿勢,後腿微曲,前腳尖虛腳點地,身子似崩開一張弓,那手臂貼著身子,指尖觸在沙包上。看他這架勢,倒像一隻貓。

卻見他後腳跟一提一擰,身子就給送出一點,順著這一送腰胯一換勁前腳跟猛然一頓,腳跟塌實,那胳膊猶如撞錘一般捅了出去。動作不大,但似乎又看得到身子一拱,那勁力然後順著肩肘腕傳出去,拳頭猛然一緊,那沙包“嘣”一聲悶響,蕩了開來,就在被拳頭擊中的位置,不大不小凹下一個拳窩兒。

厲害,能在一寸之間將力量匯聚於一點出,這也不是一般的功夫了。

有了這層功夫,那小小的身子就能出出常人的破壞力。

小漢子一臉輕蔑地轉過身,看都沒看那沙袋,誇張地點點頭,瞧著牆根。

牆跟正幢著一條石條子,這是塊碑形條石,但是要短要厚,兩邊各鑿了一道抓口。這條石是過去練科考專案中練所謂刀弓石馬步箭的基礎用的,重量不等,這一條側面鑿有三個字“二百斤”。

袁三魁不練這個,到底是不是二百斤他不會估量,但這條石個頭卻也不小了,墩墩的應該有那分量,個頭不夠的話都不容易提抓。

過去科考是必須有膀子力氣的,也看個頭兒,不夠個兒的就少了些機會。那刀都是功刀,論斤上檔次,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三斤等。這條石後來很多人以為是練功時扎馬壓腿用的,實際壓在腿上那是歇息,需要抓起來再身前翻個個兒“獻印”,二百斤是小號的,還有三百斤的。當然是斤了那時不講公斤。

後來關於這個還有個耍大刀脫手得榜眼的故事,那個後講。

半路鬧了這麼一齣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