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被偷了?都是一個村裡的人,犯得著嗎?”
朱七牛對於事情具體經過也不太清楚:“誰知道呀,反正我爺爺奶奶說了,大河村雖然不大,但狗屁倒灶的事兒很多,要多幾個心眼才不會被人算計。”
二人正說著,李先生走了進來。
於是乎,其他學生繼續上課,朱七牛則是乖巧的拿出紙筆,繼續抄寫三國演義。
……
應天府。
武英殿。
進京述職的黃育才恭敬的朝著龍椅的洪武大帝朱元璋鞠了一躬:“微臣見過皇上。”
朱元璋抬了抬手:“愛卿不必多禮,你在外做知府有些年頭了,政績不錯,朝中不少官員對你讚譽有加,這些你都知道吧?”
黃育才自然是清楚的,甚至其中許多傳言還是他特意使了些手段放出去的。
但在明面上,他自然不敢承認,反而十分謙虛:“這都是諸位大人的抬愛,微臣實在是愧不敢當,微臣在外任上之所以能夠取得些許成績,全靠皇上聖明燭照,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是皇上定的大方針好,微臣才能循規蹈矩,一一落實。”
朱元璋出身農家,從一個吃不起飯的小乞丐一路做到一國皇帝,見多了各種各樣的人物,黃育才是何等人,為何這樣說話,朱元璋心裡豈能不清楚?
但是嘛,朱元璋也清楚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
在他看來,黃育才屬實不是太有能力的官員,相反的,黃育才能力平平,膽小的很,做事瞻前顧後,愛惜名聲,還連家務事都處理的亂七八糟,只是個庸庸碌碌的臣子。
但是,相較於那些或貪財、或暴虐、或害民、或欺上瞞下、或結黨營私、或圖謀不軌的官員來說,黃育才又屬實難得,為官多年一直謹小慎微,並不熱衷於和官員深交,多年來始終就靠著那點俸祿和家裡的補貼過日子,沒什麼大毛病。
外面的人都說朱元璋沒有容人之量,這屬實是冤枉他了,像黃育才這樣的人,碰到一個眼睛裡容不得沙子的皇帝,怕是早就貶官了,可在朱元璋這裡,倒也值得一用。
“知道這次調你回來是讓你擔任何等官職嗎?”神色平靜的瞥了黃育才一眼,朱元璋淡淡詢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