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0部分

每個人都去追求自己的,那就會天下大亂,特別是東歐前蘇聯包括華國在內的這一些不太遵從歐美法治觀念的國家,人人踐踏規則的時候,必然亂作一團,現眼前這樣凡是跟自己利益點不同的就是反動,就該死!

也許歐美國家就是看準了這點,大肆在其他國家推廣水土不服的民主政權,搞得一個個都亂作一團。

嘭的一聲,車頭重重撞開用輪胎堆砌起來的路障,高大的娜塔莎差點把頭撞到擋風玻璃上,但她依舊側身,單手把短小精悍的AK74U步槍伸出視窗,對著外面射擊!

原本是血淋淋的殺戮,但她在巴克眼中那就是一種著迷的瀟灑!

兩公斤多的步槍摺疊槍托只有鍵盤那麼長,在娜塔莎細長的手臂中揮灑自如,短小精悍的槍身卻搭配大型消焰罩,抖動輕微的槍口跳動說明她對槍身高超的控制力,右側彈殼恰如其分的彈射到窗外,毫不拖泥帶水,幾秒鐘就在混戰中潑灑完一個彈匣,左手抓著褐色新彈匣伸出去只是在槍身下一劃拉,就好像大多數家庭婦女擅長刨掉萵苣皮的動作一樣,就掛上新彈匣繼續噴射火舌!

巴克以前多半會心疼的提醒:“別這麼浪費子彈……”現在只會一個勁叫好:“好!存著也是存著!全都消耗光,我們再去東南亞!”

一片震耳欲聾的槍聲中,他就關心這個,也還真是夠奇葩了!

第711章 你死我活

巴克是有個有幸運光環的傢伙。

他這種攻擊,在正規書面語中叫做城市作戰防禦行動的裝甲伏擊。

重點在於觀察哨、隱蔽陣地、敵方裝甲車盲區、交叉角度、攻擊距離……學院派嘛,屁大點個攻擊行動都能寫出一大堆戰術要領的,但在娜塔莎熟悉的烏克蘭陸軍教材中,都沒說到一個重點!

那就是火力分配。

一堆人攻擊一堆目標,最容易出的紕漏是什麼?

是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朝著最顯眼的那個目標攻擊,放過了其他目標。

三輛裝甲車,在一個經驗豐富老道的指揮者看來,這樣的伏擊最重要的就是保證第一波攻擊就要同時消滅三輛車!

不然這些裝甲車在這個區域性是巨無霸一般的存在,只要存活下來一輛,就能把這些步兵殺得一乾二淨!

最起碼也得讓這些重灌備失去火力優勢。

那麼就應該誰誰誰負責A車,誰誰又針對攻擊B車,還有誰負責C車,精細點還應該有一個小組負責補中。

因為這樣的戰鬥就是一瞬間決定主動權,只要那一剎那錯過了,就是生死差別。

但顯然巴克還不具備這種嫻熟的指揮細節掌控力,這個二十來人的團隊也來不及在那麼幾秒鐘決斷作戰計劃中解釋這麼複雜的伏擊計劃,美軍在這方面都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從二戰到韓戰、越戰乃至海灣戰爭,才能保證基層指揮官和經驗豐富的軍士協同完成這樣複雜的火力分配。

可現場陰差陽錯的被巴克這個疏漏的錯誤給彌補了。

斯拉夫民族作戰中的勇猛特點使個別腦子不太靈光的傢伙下意識的聽見“五”字就起身攻擊,三枚RPG22反坦克火箭彈帶著巨大的白煙和突然騰起的尾焰直撲十多米外的裝甲車!

他們果然只攻擊了兩部!

這不是中東阿富汗戰場常見的老式RPG7,而是俄羅斯軍隊**十年代以後才普遍裝備的RPG22,這種一次性火箭筒發射以後就可以扔掉沒有光學瞄準鏡的彈筒,每一具也不過六斤重,當巴克揹著三個急救包衝鋒時候,鐵錘這種傻大個能背五六支在身上!

距離太近了,最低要求五十米的RPG22在這樣的街道中其實非常危險,但操作手顯然還算熟練,嫻熟的向前拉出內筒保證自己身後沒有障礙引起巨大尾焰反噬,根本毋需精確瞄準,熟練的攻擊輪式裝甲車那巨大組輪和車體之間的間隙,巨大的轟鳴聲伴隨著他們立刻轉身躲靠在車身後!

這大概只有一兩秒時間!

而巴克也意識到自己出錯了,居然下意識的罵了句:“該死的!發射!發射!”

於是這就無意中形成了一個所謂的二次攻擊波,另外幾名有點困惑的攻擊手這時才跳起來發射,當然他們就會選擇沒有被攻擊的那一輛!

火力分配的紕漏就在這兩三秒中間被彌補了!

破甲厚度能超過400毫米的穿甲彈輕易撕開了這種遠低於坦克裝甲厚度的運兵車,巨大的火球爆炸幾乎震碎了周圍所有車身玻璃,熟悉這種高爆火箭筒的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