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3. 第二十二章(8.27已修) 夢魘……

《燕山月海》最快更新 [aishu55.cc]

元日一過,燕申正式登基,改元崇臨,同時大赦天下。

天色未明,御和門前的廣場已聚集了不少官員,又是一日早朝。糾察的御史按例記下咳嗽、打哈欠等失儀的官員,這才發現,又缺了十九人。

他還來不及深想,皇帝已經駕到,鳴鞭。

長長的鞭子揮舞在白石方磚的地面上,發出清脆的一聲鞭響,餘聲嗡嗡,意為“肅靜”。

禮讚官發令,文武百官便一齊轉過身來,叩首如儀。

燕申一步步踏上丹陛,入御和門,登寶座,寶座之後的簾幔垂了下來,嘉月從另一側門進來,也在身後坐定。

龍椅的右下首,又設一寶座,乃攝政王之位。

眾臣入殿,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給聖淑請安,給攝政王請安。”

“眾愛卿平身。”

眾臣自從知道太后和攝政王不和睦之後,愈加不把那對年輕的孤兒寡母放在眼裡,太后是個美貌而強勢的女子,不過到底年輕,藏不住眼裡的野心勃勃,於是大家開始不滿她的獨斷專行,從前日開始,便有臣子罷朝抗議。

原本以為這次依然可以糊弄過去,不想,龍椅之上的皇帝乍然開了口:“劉御史,今日朝會幾人缺席?”

“回皇上,共是十九人。”

“昨日呢?”

“昨日為十六人。”

燕申又問連著三日都罷朝的有誰。

這叫劉御史怎麼說呢,他忖了忖才道,“回皇上,李詹事、王少卿、白祭酒這三位已缺席了三天。”

“為何缺席?”

“這……”劉御史冷汗直流,卻是不敢說了。

一旁的盧尚書介面道:“近來朝中有傳言,聖淑行事武斷狠辣,獨攬朝綱,引忠臣不滿,這幾位臣子便以罷朝抗議。”

嘉月並不意外,很多年前,她就聽過類似的話,究其原因,也不難理解,她早在這欲加之罪裡輸了一次,這次,她有了遺旨作為倚仗,又怎會允許自己再次栽跟頭?

她冷靜開口道:“眾卿也覺得是朕太過武斷了嗎?”

大家異口同聲:“臣不敢。”

龍椅之上的燕申卻一拍龍案,出奇憤怒道:“放肆!母后垂簾乃父皇欽定,那些不滿母后的,是為以下犯上,該株連九族!”

嘉月適時開口制止:“皇帝息怒。”

魏邵也泰然道:“皇上,重為輕根,靜為躁君①,臣子大不敬,是該處置,然茲事體大,您應與聖淑和臣商量,不該妄下論斷,還是收回此話吧。”

燕申被兩道斥責堵得語滯,臉上也霎時轉成了豬肝紅,半晌才握緊了雙拳,訕訕道,“母后、皇叔教訓得是,請不吝賜教。”

魏邵道,“依照律例,臣子無故罷朝視為大不敬,罷朝三日者,是有株連九族這麼一說,只是……皇上剛登大寶,當以博大胸襟寬恕臣下,唯才是舉,乃是上策。”

對於他的搶白,嘉月不悅地擰起了眉。

燕申當然不是無緣無故的發火,五歲的孩子,能懂什麼律例,他的這番話,是昨晚她親自教的,原本的用意便是燕申說完後,她開口請求減罪,以此來體現她的仁愛之心。

沒想到這仁愛之心,生生被半道截走,她自然不快。

她只好附和道:“攝政王說得不錯,朕也是這般想的,諸位卿家說說,此事應當如何處置,最為妥當啊?”

把問題拋給臣子,由臣子提議,擇優者納諫,是為廣開言路,虛懷若谷。

一時間,眾說紛紜,最終,嘉月道,“諸位說得有理,依朕看,若罪罰太輕,恐起不到威嚇作用,有損天威;罪罰過重,也只會適得其反,李詹事、王少卿、白祭酒無故罷朝,藐視天子,需轉交三法司②共同審議,不過家眷就不要再株連了吧。攝政王,你覺得如何?”

“聖淑說得甚是,臣沒有異議。”

於是刑部尚書、監察御史、大理寺卿一齊接了旨。

此事算是翻了篇,接下來的事,卻令眾臣看不懂了,太后和攝政王彷彿吃了火藥,大臣上報的奏疏,一個要往左,一個偏要往右,幾句不合,少不了明嘲暗諷,最終也打不成一致結果,只能改日再議。

諸臣心裡愈加堅定了一個事實,太后和攝政王面和心不和!國家的掌權者都不能和睦了,那還得了?

下了早朝,便到了用朝食的時辰,皇帝尚有不解之處要請教攝政王,便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