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3部分

“我來問你,我關中既有鄭國渠,為何要建六輔渠?”

“回陛下,六輔渠是武帝元鼎六年由左內之倪寬主持興建,規模不大,為六條輔助性渠道的總稱。它是引冶峪、清峪、濁峪等小水,灌溉鄭國渠上游北面的農田,這些農田地勢較高,鄭國渠灌溉不到。六輔渠建成後,為了更好地發揮這一工程的作用,倪寬又規定了《水令》,規範如何來用水。”

“我來問你,白渠又是建於何時,為何白渠至今可用。而鄭國渠卻作不到?”

“回陛下。六輔渠建成後第十六年,即武帝太始二年,動工穿鑿白渠。這一工程由趙中大大白公建議和主持。渠首也在谷口,渠道在鄭國渠南面,向東南流,輕池陽、高陵、櫟陽,注入渭水。長二百里,灌溉鄭國渠所不及的四千五百餘頃農田。白渠建成以後,谷口、池陽等縣因為有鄭、白兩渠的灌溉。便成為不知旱澇的高產區。當時當地,曾流行著這樣一首民歌,歌頌兩渠的作用:‘田於何所,池陽穀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後。舉臿為雲,決渠為雨。涇水一石,其泥數鬥。且溉且糞。長我禾粟。衣食京師,億萬之口。’

白渠的溉田面積雖然遠比鄭國渠小,但是由於它的比降較大,遠比鄭國渠合理。因而不像鄭國渠那樣易被泥沙堵塞,故白渠長期發揮作用,而鄭國渠地下游很快就報廢了。‘涇水一石,其泥數鬥。’含泥量高,可以壓鹼肥田,在短期內確實效果顯著。但不能只見優點不見缺點,從長遠看,年長月久後,容易淤高渠道和農田,導至田高於渠。渠高於涇,勢必破壞整個灌溉系統。”

“不錯,朕再問你,成國渠又修於何時,溉田幾何?它比白渠又如何?”

“回陛下。成國渠建於武帝在位期間。之是一條以渭水為水源的的大型灌渠,位於渭水北面,渠首在郿縣境內,傍渭水向東,經★[l…離]、槐裡等縣,渠尾接上林苑的蒙蘢渠。成國渠的長度略小於白渠。溉田面積約萬頃左右,是白渠的一倍以上。現在是關中最主要的灌溉渠道。”

我見問他不倒,知道他的確有些真才實學,不是一味冒充,心下開心。這個時代。找一俱有真實本領的幹吏比找一個才學淵博的學者還要為難。不由得考問地口氣已變成了諮詢:“那麼你說,關中之水,當如何來治?”

“回陛下,關中渠系共分三類,即以涇水為水源地引涇渠系,以渭水為水源的引渭渠系,以洛水為水源的引洛渠系。涇水多沙,鄭國渠下游竟然高於涇水,已經廢了,若想整治,困難重重,費力而難見成效。白渠設計較為合理,故只設一水官,定期修繕便可。臣願為陛下擴建成國渠。”

“如何擴建?”

“回陛下,臣擬將成國渠由郿縣向西伸展到寶雞,伸長渠道百里。新渠以汧水(千水)為水源,增加渠道入水量,增加灌溉面積。向東伸展百里,到涇水入渭附近。這樣成國渠既可用於灌溉土地,又可用於漕運。若可能,我還打算在武功之西築六門堰,彙集渭河以北一些小水,以補充成國渠的水量。一條成國渠,臣可為陛下灌溉二十萬傾土地。”

二十萬傾!我看著眼看這個相貌醜陋的中年人,不由得暗歎,這下子挖到寶了。

“魏臻。”

“小人在。”

“朕於水利不甚了了。朕薦你在丞相府中任事。丞相病好之後,你把今日與我所說地再向丞相彙報,若丞相認可,朕便全力支援你興修水利。水之為物,其性至弱,一旦奔突起來,其勢又甚剛,治水難,治水時要多徵求意見,此渠每經一處,必先與當地老家商議,集思廣益,不可自以為是。你說你最敬重李冰。當知,李冰本來並不通治水,只因為任蜀中太守,才將全部精力放到治水之上。萬眾一心,終使益州成天府之國。東吳亦興水利,然這些年來,東吳未見水利,獨見水害(此事史有記載),可知治水之事,只憑一腔熱血是不成地,不然費了力氣,卻起不到收益。便如你說,龍首渠費盡力氣,卻無法用,豈不是罪過?”

魏臻聽了,也不由收起滿面驕色,施禮道:“陛下自謙不懂治水,此語卻深合治水之道。小人也曾日夜懸心,最怕出現如此情景,想要造福百姓,反而害了百姓。所以成國渠擴建之事,小人曾親身走過沿途數百里之地,小心查訪,不敢有絲毫大意,若陛下以小人治水,小人必傾盡心血,為關中父老留一個千世之基,不敢讓秦李冰專美於前。”

我點頭。這時前面堤上一陣大亂,有人來報決口眼見要堵住了,卻突然間崩塌,好幾個人被水沖走了,其中就有趙累大人,幸好腰裡繫著繩子,被拉了回來。我看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