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也就達不到劍靈相通,這柄劍的十成威力,可能還發揮不到一半,這樣的人,都不是真正的劍客,不懂劍,不珍惜劍,也就發揮不了劍的威力,白瞎了一柄好劍,所以看劍的外觀,也是品劍的標準之一,甚至是一個最通用的手段。”
葉白仔細聽著,不知為何老者要如此詳細的與他解說,但仍然聽得十分仔細,默默的記在心中,而這一幕落在老人心中,以為他原本就已知道,此時還能如此恭聆教益,顯然是為了尊重自己,老人頓時心懷大慰,看向葉白的眼神也越發和善。
他卻不知道,葉白剛才所說的品劍十要,不過是劍門的入門基礎之一而已,但是葉白從來沒有認真學過,也並不知道,這裡面居然有如此多的說道,他所憑藉的全靠望氣術,如果有朝一日,當他沒有望氣術的時候,他就一無是處。
所以此時聽到老者的解說,他才明白到自己的膚淺,他知道對方是要考校他品劍之術,只是他實在不會,除了望氣術什麼也不懂,所以只能裝模作樣,以劍門的基礎入門糊弄一般,自己也不明白這裡面的意思。
此時聽老者一一說來,第一次聽說這些,葉白才終於明白那十要裡面說的是些什麼,恍然大悟,似乎一瞬間通透了一般,整個人經過了一次洗禮,眼界大開。
而他認真傾聽的這一幕,落在旁人眼中,卻成了尊老愛賢,有禮有節,讓旁觀的人都不由得暗自點頭,對他又高看了一眼。
而老者這所以這麼做,別的人想要他教他還懶得教,就因為看葉白居然有如此品劍術,眼力過人,動了愛才之心,但又礙於門戶之見,想要越過紫境谷收他為徒似乎不大可能,所以才苦心孤詣,借這品劍十要教授葉白品劍之術,毫不藏私,將自己對劍的心得,一一傳授。
這就是他剛才的想法,就算不能收為弟子,這等良才美玉也不能錯過,此刻見葉白細心聆聽,更是撫須微笑,心懷大慰,他一生沒有收過弟子,雖然拜劍谷主屢次送人過來,但他卻一個也看不上,這樣人前將自己一生所學,所悟,濃縮於區區幾句品劍十要之中傾囊相授,也是第一次。
“品劍十要第七要,同樣至關重要,甚至關係到一柄劍可不可用,而外察劍身,最好的辦法,就是一觀劍身紋路,二看劍脊是否形成一條直線;若有血槽,則要注意其是否平直、均勻、收頭部分是否流暢。四看刃之兩面是否絕對對稱。五以左手握劍,右手輕拍劍首,以試其彈性。六觀劍身銘刻以及其他刃面工藝。有些六條,基本上就可以斷定一柄劍是不是可堪一用了,如果都能過關,至少從劍本身來看,就已經是一柄好劍了。”
葉白點頭,眼睛光芒閃動,仔細的將這些記入心中,雖然他認為自己並不大可能用到,但聆聽如此一位鑄劍大師的教諡,可不是誰都有機會的,他自然不會放過。
老者最後鄭重告誡道:“最後一點,切莫直接以手觸控劍刃,或將劍刃接近鼻息,十分危險,一旦此劍鋒利異常,有可能傷人性命也不是不可能,切記,切記!”
見葉白點頭表示記住,他這才笑著道:“最後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三點,握感,感覺,是否適合?前面的七要,無論是鑄造材料,造劍工藝,聲音,氣色……等等等等,都只是看這是不是一柄好劍,而後面的三點,則決定了這柄劍,是不是適合自己。”
“一柄劍的握感,是所有刀士劍客都不容忽視之重點,如果一柄劍平提劍具,頗覺重量,而單握劍柄舞動,卻又輕若無物,則為上品。造劍者,需要深明劍術,其所打造出來的刀劍才能適用。因造劍者得在打造刀劍時,一面熱處理,一面調整刀劍之平衡點、力點、重心、手感以及長短,足令使用者感覺稱手,亦不會因長久操練,而導致手腕肌肉受傷。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對於一個劍客而言,一柄劍也許就會陪伴自己一輩子都不會改變,勝過妻子,父母在自己身邊的時間,默契,舒適,是十分重要的。”
“而劍的長短,則依個人體型高矮胖瘦自有不同,一般以單手執劍為例,向下斜四十五度角斜劃,若尖端不觸地則可;或以單手握劍,側平舉後,再將劍尖轉回胸前,以尖端不超過胸口中央為原則。有此兩點,此劍可用。”
“最後,就是感覺與一柄劍是否與自己屬性適合,這兩點其實是一點,不過因為太過重要,所以分為兩點,一柄劍再好,哪怕是神兵利器,如果不適合自己,也無易於廢銅爛鐵,如果適合,朽木可為神兵,枯枝能擋利刃,有些真正的靈兵,當你持有它時,能感覺一種血肉相融,血脈交匯的感覺,親切,如臂使指,有些劍,你不需要靠近,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