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老奴愧對皇上。”說畢,又連連磕了幾個頭。這才慢慢道:“皇上,太后確實不是您的親生母親,您的生母乃是先皇的瑜淑妃娘娘。”
聽到“瑜淑妃”這三個字,杜沅沅隱隱覺得有些耳熟,似乎在哪裡聽過,忽然想起惠貴嬪曾提過的一句,“前朝有個瑜淑妃最受先帝恩寵,風頭之勁無人能敵,後來卻死得不明不白。”說的應該就是這位了。只是沒想到,她竟然是英帝的生母。這樣想著,眼光中便含了憐憫與疼惜,向英帝看了過去。
英帝卻是一臉迷惑,似是對這個瑜淑妃並無印象。李嬤嬤道:“皇上並沒有見過瑜娘娘,娘娘在皇上出生不久便去世了。當年,瑜娘娘是宮中最受皇上恩寵的妃子。”李嬤嬤深深地嘆了口氣,緩緩將當年之事講了出來。
原來,瑜淑妃本是京城一名家道中落的吳姓落地士子的女兒。因身份低微,本無進宮參選資格。只因才名遠播,姿色冠絕京城。被當時的弘帝,也就是英帝的父親無意間聽聞,硬是接進宮去。這位吳小姐品性溫柔善良,才情滿腹,加之又姿容絕世,弘帝一見之下,自是驚為天人,立時便納入後宮。
當時朝中內外正是申氏權勢如日中天之時,後宮中風頭最勁的就是申皇后,也就是今日的太后。弘帝處處被摯肘,心中失意,便將全副心思都放在這位新入宮的吳小姐身上,百般疼惜,加倍恩寵。這位吳小姐進宮不足半年便晉封為正一品的淑妃。風頭之盛,直逼中宮。幸而瑜淑妃性格溫順,不似一般宮妃爭風吃醋,處處退讓,加之弘帝愛之情切,保護周全,與宮中嬪妃倒也相安無事。申皇后只是為了維護申氏的權柄才入了宮,與弘帝感情並不深厚,雖見弘帝如此寵愛瑜淑妃,但因瑜淑妃身份卑微,家中無權無勢,故也未放在心上。
事情的起因就在於皇嗣。那年初夏,瑜淑妃被太醫證實懷了身孕,弘帝欣喜若狂。當時中宮申皇后一無所出,其他妃子也僅生了幾位公主。以弘帝對瑜淑妃的疼愛,如果她此次能夠一舉得男,這個小皇子無疑便是未來儲君的人選。申皇后這才發了慌,申氏的榮華富貴如何能斷送在她的手中。
當時李嬤嬤還是申皇后身邊的貼身宮女,申皇后的苦惱李嬤嬤自然都看在眼裡。為此,二人日夜苦思,終於想了一條計策,這條計策既能讓申皇后成為真正的皇后及未來的太后,又能讓瑜淑妃這個有力的對手永遠消失。這條計策便是偷換皇子。
申皇后先是利用迷情之藥換得了弘帝的一夕恩寵。不久,便對外宣稱懷孕。事實上,申皇后並沒有真正懷孕,只不過是打了個幌子,暗地裡卻買通了瑜淑妃寢宮內外的所有宮女、太監。到瑜淑妃腹痛臨產之日,申皇后佯裝摔倒,動了胎氣,也同時臨盆。
瑜淑妃終於產下一個男孩,待其累極昏睡之際,早有安插好的宮女將皇子抱出,換成事先準備好的死嬰。而真正的皇子則被偷偷抱至申皇后宮內,成了她的親生孩兒。
瑜淑妃醒來後,見生下的竟是一個死嬰,自是大受打擊,從此便一病不起。而申皇后因生了皇子,地位更加穩固,所“生”的皇子便被立為了太子。這便是後來的英帝。
瑜淑妃雖然纏綿病榻,但二人思慮之下,覺得她始終是個禍患,若是留下,這個驚世的秘密早晚有被揭破的一天,而且,憑她在皇上心目中的份量,萬一再有了子嗣,來日說不定還會出現“奪嫡”的場面。因此,李嬤嬤便給了申皇后斬草除根的建議。隨後,申皇后差人偷偷在瑜淑妃的一日三餐裡下了慢性毒藥。不久,瑜淑妃便香消玉殞。申皇后又以照顧不周為由,將她宮中所有的宮女、太監處死,作為瑜淑妃的陪葬。就這樣,除了申皇后自己和她最親近的李嬤嬤之外,這個瞞天過海之計再無人知曉。就算是有人有所懷疑,也查不到半點證據。
眾人聽到這裡,早已是心驚肉跳。英帝更是面色慘白,心如刀絞,他的身世竟然隱藏著這樣的秘密,這一次,如果不是他觸動了申氏的權柄,迫使太后醞釀了這場宮變,也許,這個秘密也許就永遠成為了秘密,一直會被太后帶入墳墓。
李嬤嬤講完一切,向英帝磕了個頭,哀婉道:“眼見皇上一天天的長大,老奴心中又是欣慰,又是辛酸。對於當年對瑜娘娘做的一切,老奴早已心生悔意,自知罪孽深重,不敢求得皇上的原諒,只請皇上看在太后撫育您多年的份上,饒恕了太后,讓老奴來償還這筆債吧。”
英帝面上湧起奇怪的笑意,眼神卻是異常陰冷,語聲卻鋒利如刀,“為了一己私利,你們陰毒地置人於死地,可憐朕的生身之母至死都不知道,近在咫尺的就是她的親生兒子。你是為了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