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這巴丘縣後,那引路紙鳶速度是依然不減,林易也是緊緊跟上。幸好現在還只是三更天的時間,這一路所行之地,皆是人跡罕至之地,不然若是被路人看見,他們這奇快的速度,真會被人認為是活見鬼了!
這巴丘之地屬於這廬陵郡和豫章郡的交界之處,越過這層層杳無人煙的原始山林後,一條大河已經是擺在了林易的面前。林易正愁如何繼續追趕這紙鳶,卻見他從空中突然一下就沉入這江水中,彷彿是墜落一般,消失在滔滔江水中,沒有了蹤跡。林易此時已經明白,這紙鳶已經是把他引到了這目的地!
這巴丘境內只有一條大河是穿境而過,林易自然是一眼就猜測出來,腳下這條大河就應該是那贛江!先秦時贛江被稱為楊漢,漢代稱湖漢。這贛江是那彭蠡大澤上游最重要的一條水流,彭蠡湖水之源。
卻見這江面上煙霧繚繞,神迷之極,一道道白氣衝徹雲霄,有若虹霓之狀;這贛江兩岸的山林中更是到處都是瘴氣,若是凡人到此絕對是九死一生。林易雖然只會粗略地辨雲看氣,已經知道這水面下方肯定是有不少妖邪之物!特別是懷中那玉璽是焦躁不安,自從徹底得到這玉璽的認可後,他和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絡是更加敏感,只要是稍許有危險的存在,就會自動地預警。
林易只所以不問三七二十一,不管前面是刀山還是火海,都緊緊地跟著這紙鳶,而不怕他是有什麼陷阱,並不是因為膽大包天,而是因為懷中是有如此寶物,天生可以驅兇避邪!
此時,眼見如此,林易自然是掉頭就回。當然,他自然是不會輕易地放棄此處,一路上留下了無數特殊印跡,待到天亮之時,和白骨夫人、姚大等人匯合後,必然是會一探究竟,即使是龍潭虎穴也要闖一闖!他早已看中這江下的怪物肯定是水族之妖物,況且這贛江又是那彭蠡大澤的上游,這和那彭蠡大澤中的那赤蛟一族,肯定是或多或少的聯絡!
這片荒山野嶺,到處都是瘴氣,看似不大,林易卻是費了很大的功夫才走出。這一路他把體內的鑠金之氣全部放開,這些山林中的那些尋常的大蟲猛獸自然是不敢自己找死!
林易走出這山林之時,東方已經是大白,山腳下已經是十分忙碌起來!遠處不時傳來陣陣軍令鼓號聲,到處都是忙碌的人群。這一塊地方本是一片荒野不毛之地,經過這半年多的時間,已經是有無數的綠色莊稼長期。這裡雖然是比較偏僻荒涼,由於是靠近贛江,雨量充足,確實是種植水稻的好地方,若是培育的好一年甚至是可以兩熟。即使種植其他五穀也是難得的糧倉!
林易是彷彿看到了未來堆滿糧食的糧倉!這一路還是遇到了不是當初在京城共事的熟人,林易是網開一面,饒了他們一條性命,流放到這裡開荒,發揮自己最後的一點價值。
當然林易只是遠遠地路過,當然這些人至死只怕也不會知道,當今皇上竟然是在某年某月某時,曾經是蒞臨他們的勞動現場,遠遠地看著他們。
不久後,林易很快就到了這巴丘城中。
這巴丘城雖然是遠離京城,屬於這蠻荒之地,卻是曾經是,當年孫吳大將周瑜曾經是鎮守於此,也有一說,周瑜也是病死於這巴丘,最後葬於這巴丘,不過這應該是假的,只是重名而已!
據陳壽《周瑜魯肅呂蒙傳》說:“策自納大喬,瑜納小喬。復進尋陽,破劉勳,討江夏,還定豫章、廬陵,留鎮巴丘。這書中所說巴丘就是為此地,也就是今江西省峽江縣巴邱鎮,當年周瑜曾經是段時間留鎮於此地。
而周瑜病死之地巴丘,應該是指今湖南嶽陽樓一帶,赤壁大戰中曹軍進退都經過巴丘。大戰後,巴丘是孫、劉兩個軍事集團的交界處,周瑜據此曝疾而死。其夫人因此悲痛而絕,葬於巴丘。魯肅接任率萬人駐守巴丘,在洞庭湖操練水軍,築巴丘城,建閱軍樓。相傳此即為今岳陽樓的前身。
當年意氣風發,英名流傳之地就是在這巴丘,最後這客死他鄉之地依舊是這巴丘,雖然是相隔數百公里,卻是一樣的地名,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宿命!
周瑜的次子周胤後來被孫權貶官,就與其家人離開建鄴,來到了這廬陵,後定居於此,因此這周胤的族人後代,現在依然是生活在這廬陵郡中。
林易只所以對此事是如此瞭如指掌,是因為那許遜的愛徒周廣正是這周瑜的後人,而這周廣正是這廬陵周胤這一支後人。
雖然這真正的周瑜墓已經是無從尋找,但這巴丘城中還有周瑜的衣冠冢,正是這巴丘百姓為了紀念週瑜的恩德所建!每日是香火無數,也是這巴丘城中,遊人最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