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部分

弩、六出岐山吧。

左將軍府,頭髮半白的左將軍劉備當中高坐,法正、諸葛亮坐在一旁,神態各異。

劉備又拿起案上關羽的書信看了一眼,輕輕的放下,抬起頭看著法正:“孝直,你說如何是好?”

法正眼皮一抬,直截了當的說道:“臣以為當和親。”然後緊閉著嘴唇頓了頓,又說道:“上次曹操親征漢中,旋而返回鄴城,並不是他沒有實力全取益州,而是他內部出了問題,所以才趕回去處理,要不然,主公能否還坐在這裡議事都很難說。今年他僭稱魏王,要出征耀兵,現在大軍發往合肥,這一仗如果打起來,他短期內不可能再到漢中來,這是我們奪取漢中的大好機會。如果不抓住這個機會,等曹操抽出手來,再次親征漢中,益州恐怕不安。與孫權結親,讓他放心與曹操糾纏,對我們有利。”

劉備連連點頭,又有些為難的說道:“只是雲長性傲,又把那個女兒當作掌上明珠,不肯輕易許人,何況孫登還是個孺子,雲長豈能答應?我擔心就算我同意,他也會拒絕啊。”

劉備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他對關羽的脾氣太瞭解了,雖然他們名為君臣,親如兄弟,關羽對他也一直忠心耿耿,可是關羽性傲,上次封馬超為平西將軍,關羽就很不爽,特地寫了一封信來質問,虧得諸葛亮答覆得當,這才沒有惹出事來。現在要把他的寶貝女兒嫁給一個拖鼻涕的孩子,他不火才怪呢。

法正不以為然:“關將軍雖然桀驁不馴,可是難道連主公的話他也違抗?這件事關係到主公的大業,豈容他自作主張?上次他不允婚,還辱罵江東使者,還可以說是江東沒有先通報主公,可是現在江東使者已經到了成都,由主公下令通婚,如果他再違抗,就說不過去了。”

劉備苦笑一聲,關羽傲氣,法正也傲氣,是少有的不怕關羽的人,他的意思是對,可是對關羽未必有用。他又把眼光轉向諸葛亮,“孔明,你看呢?”

諸葛亮恭敬的一躬身:“孝直所言甚是,但主公擔心的也有道理。”

劉備有些不高興,你這不是滑頭嗎?

“但是,臣以為,這件事要變通一下。”諸葛亮小心的看著劉備,欲言又止。

法正有些不悅的看著他,諸葛亮好象是贊同他的意思,但是法正不是傻子,諸葛亮真正的意思是說他錯了,他另外有更好的主意。

劉備也聽出了諸葛亮的話外音,輕輕的眯起了眼睛:“如何變通?”

“臣……以為,結親可以,但不能和孫登結親。”諸葛亮聲音很輕,但是卻很堅決:“關將軍是國之重將,孫登是孫權長子,為國家計,他們不能結親,否則必有物議。”

劉備眉頭一聳,還沒聽出什麼意思,法正卻恍然大悟,臉色頓時有些難看。自己最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研究漢中的戰局了,居然連這個淺顯的道理都沒想到,白白讓諸葛亮露了一把臉。

第九十章 漁翁得利

劉備也很快回過神來。

關羽是坐鎮荊州的大將,而孫權是江東之主,他們如果結了親,那他這個左將軍怎麼辦?就算關羽對他忠心耿耿,可是關羽的不聽話也是明顯的,將來萬一他死在關羽之前,兒子劉禪繼承了他的事業,關羽還能對他忠心耿耿嗎?如果他有點別的心思,誰能製得住他?

劉備驚出了一聲冷汗,他看著法正,法正卻是又愧又惱,半天沒有說話。劉備只好又將目光轉向了諸葛亮:“那依孔明之見,當如何?”

“關將軍忠心日月可鑑,可是卻不能避免別人會有想法,到時候只怕主公與關將軍的君臣佳話將橫生波折。”諸葛亮委婉的說道:“臣以為,必須挑一個不會引起別人猜忌的人選對結親。更何況,孫登還是個孩子,確實也不適合迎娶關將軍之女。”

“那……又有哪個比較合適?”劉備撫著頜下的鬍鬚,手指在案上一下下的敲著。

諸葛亮卻沒有說話,低著頭退了回去。法正轉了一會眼珠,卻笑了起來:“主公,我倒想起一個人來了。”

劉備轉過頭看著他。

“孫紹。”法正略有些得意的笑道:“孔明剛才的擔心十分有道理,關將軍確實不能和孫登結親,但是和孫紹結親卻正合適。”他豎起了手,掰下一根手指頭:“其一,孫紹和關鳳年齡相當,又長得一表人材,這次在襄陽和關將軍見過面,較文論武,和關鳳也頗相襯,關將軍必然不會反對。其二,孫紹身份特殊,孫權肯定不會讓他帶兵,可以避免別人的猜疑。其三,孫權如果不同意,那責不在我,而且江東人也會認為他對待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