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6部分

意料之筆。因此他下令拜曹植為平南中郎將,主持左路軍的戰事,要持重,不能再做這樣的險事。

從這個命令裡曹植感受到了父親對他的喜愛和疼惜,所受的傷痛有了回報,一切都顯得很有價值,因此他對楊修言聽計從,而且他對戰爭有一種很奇妙的預感,但是這個預感卻很模糊,需要楊修透過精密的分析來進行補充,兩人相得益彰,配合得很默契。

現在他又有了這種預感,可是楊修卻說可能是徵西將軍夏侯淵那裡有問題,而不是他這裡,他覺得有些不可理解。

楊修將棋枰上的棋子一顆顆的收起,又思索了片刻才說道:“我軍是策應的,徵西將軍才是主力,張飛固守閬中,我們基本沒有前進的可能,張飛的壓力並不大,他沒有必要出什麼奇兵,老老實實的守住閬中城即可。而徵西將軍大軍緊副劍閣,他用兵果敢,向來是急如風雷,這次頓兵劍閣,肯定會發力猛攻,劉備絲毫不敢鬆懈,他首當其衝的自然是要解決徵西將軍。而且……”楊修沉默了片刻:“徵西將軍這次大概有些上火。”

曹植笑了一聲,嘴角微微挑起,有些自得。夏侯惇、夏侯淵都是曹丕的親信,夏侯惇的兒子夏侯楙、夏侯淵的兒子夏侯稱都是曹丕的死黨,諸曹大概也是如此,都和曹丕關係比較好,而不傾向於他。這次他能夠出徵,還是楊修說動了曹洪。曹洪和曹丕有矛盾,為了他自己的利益考慮,他願意給曹植一個機會,這次曹洪被張飛擊敗,就是曹洪給他的機會,而他很好的抓住了這個機會,在短短的時間內成為平南中郎將,手下也擁有了近萬的人馬。他這個偏軍異軍突起,而作為主力的夏侯淵卻遲遲不能攻破劍閣,有些上火也在所難免了。

人一急,難免會露出破綻。楊修這麼說,也有他的道理。

“那我們要不要提醒他?”

“要提醒,可是,不要太肯定。”楊修笑了笑:“就說是將軍的推測吧,信不信由他。”

曹植眼珠一轉,立刻明白了楊修的意思,他長身而起,坐到書案前,奮筆急書,時間不長,一篇書札就寫好了,他遞給楊修,楊修看了一眼,挑起大拇指讚了一聲:“將軍果然是文思泉湧,字字珠璣,很好,我覺得一個字也沒法改。”

曹植大笑:“那孫奉先可能寫出這樣的文章來?”

楊修搖搖頭:“他就是一個武夫,如何能與將軍相提並論。”

曹植吹了吹墨跡,安排人立刻送出去,這才收了笑容對楊修說道:“文才好有什麼用?沒有軍功的文人,一文不值。孫奉先雖然文才不及我,可是他的軍功又豈是我敢奢望的?德祖兄,我到今天才知道以前醉心於文章翰墨是多麼無趣的事情。”

楊修嚅了嚅嘴,沒有說話。他想起了孔融,孔融就是驚才絕豔,學問好,文章也寫得好,可惜在屠刀面前,學問和文章什麼用也沒有,只落了個族誅的下場。曹植說得對,沒有軍功,沒有實力,文才再好也只能用來抒寫自己的痛苦,不能解決任何實際的問題。

……

夏侯淵接到曹植的急信,看了一眼,不屑一顧,他對曹植這種自以為是的做法很不以為然。你才打了幾天仗,居然敢來教我怎麼做。

夏侯榮見夏侯淵臉色不對,拿起書札看了一下,重新放在案上:“父親,我覺得子建說得有道理。”

夏侯榮是夏侯淵的五子,今年才十三歲,是個神童,七歲能文,有過目不忘之能。曹丕對他十分欣賞,有一次請他參加宴會,參加的賓客有百餘人,每人都有一個名刺,寫著各人的鄉邑名氏,也就是所謂的爵裡刺,曹丕讓夏侯榮一一過目,然後再查問,結果無一訛誤,舉座皆驚。夏侯淵幾個兒子都是人才,而夏侯榮最得歡心,夏侯淵常年在外征戰,把他帶在身邊,聊以解悶。現在聽他這麼說,他倒是難得的笑了一聲:“為什麼這麼說?”

夏侯榮眨著又黑又亮的大眼睛看著夏侯淵,露出甜甜的笑容:“父親,子建此書,可進可退啊。”

夏侯淵眼珠一轉,有些明白他的意思了。曹植這是提醒他,劉備可能會派人偷襲,如果這件事真的發生了,而夏侯淵沒有任何準備,那就是夏侯淵自己找死,不聽人勸,如果夏侯淵準備了,那也是曹植有先見之明,幫助夏侯淵度過了一個難關。如果劉備沒有派人偷襲,那他也不丟人,打仗總是小心一點的好,多提防些總沒有壞處。

“他倒是挺用心啊。”夏侯淵撇了撇嘴,暗自發笑。

“父親覺得這件事有可能發生嗎?”

夏侯淵淡淡一笑:“有可能當然有可能,只是劉備現在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