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一抖落,有無數大老鼠“稀里嘩啦”從裡面鑽出來,其中還有隻尖嘴老鴰,都躥到鄉民家中到處啃咬,把很多衣服木器都啃壞了。
眾人這才明白過來,這些全是老道使的障眼法,閣樓裡的小人兒是老鼠所變,教書先生則是個尖嘴老鴰,這老道可能也是什麼妖怪,只因到處都鬧饑荒,這些東西竟跑到村子裡騙食來了。
村裡的愚民愚眾,大多是老實已交的農民,一個大字也不認識,遇上這種事誰也不敢出頭,只好讓主人帶頭作揖求饒,承諾轉日在村中擺酒賠罪,另備肥雞糕餅,請各路仙家息怒,如此方才作罷。
第二天傍晚,村子裡開啟了準備用來度荒的糧窖,各家各戶湊了些酒肉,等那老道帶著一群小人兒如期而至,狼吞虎嚥地將酒席一掃而空,老道喝得大醉,臨走把鄉民拿來的肥雞和糕點負在背上,搖搖晃晃地去了。
華姓主人的兒子年輕氣盛、素有膽識,他眼見四鄰受自家連累,把度荒的糧食都搭進去了,還不知要餓死多少無辜百姓,不禁暗中憤恨,尋思:“那老道來歷不明,雖然知道村中有糧窖,卻不會搬運挪移之術,否則也不必如此大費周章了,看來至多會些障眼幻化的邪法,我當設法為民除害。”於是趁耶老道喝得迷迷糊糊,在裝糕餅的袋子底下墊了個石灰包,又紮了個小孔,等老道回去的時候,石灰就一點點從孔中漏出,斷斷續續地撒了一路。
少主人約了幾個膽大的夥伴,點起燈球火把,跟著地面的石灰線尋去,最終找到一座荒山野嶺間的墳墓,看石灰的痕跡直通到墳窟窿裡,料定那老道藏身在這座古墓當中,當即找了幾捆幹茅草,燃起濃煙往洞子裡灌,然後堵住了洞口,天亮後招呼村中青壯年,帶著鋤鎬鐵鍬趕來相助。
眾人掘開古墓,就見墓道里伏著一隻大耗子,個頭比老貓都大,體肥肢短,估計就是那妖道的原形,它喝醉後已經被濃煙活活燻死了,村民們將巨鼠拖出去燒成了焦炭,又挫骨揚灰,永絕後患。
第三章 雲中古都 造畜
早年間跑江湖賣藝的,其中有一部分是真有一些看家本領、蓋世絕活,讓你看的目瞪口呆、心服口服。然而還有一些,是打著賣藝的旗號,用各種卑劣的手段坑蒙拐騙,從而達到其騙錢的目的。
民國以前,還是皇帝老兒穩坐金蠻殿的時候,具體哪個朝代可說不清了,某縣城有位縣太爺前來上任。其轎隊正走在大街之上,前邊銅鑼開道,後面兩人高舉“迴避”、“肅靜”兩塊路牌,氣勢十分威武。
這時,忽然從兩旁人群之中竄出一條黑狗攔住了轎隊。衙役見狀,立刻大喝驅趕。但怎麼叱喝,黑狗都臥在道路中央一動不動。突然,從人群中又跑出來一個披頭散髮之人,手握一棍木棒朝黑狗打去,邊打邊叫喊道:“讓你跑!讓你跑!”縣太爺聽到轎外的吵鬧聲,走出轎子觀看,剛走到隊伍前面,黑狗頓時跑上前來,一把將縣太爺的大腿抱住,任憑那人和衙役怎麼打罵,都不鬆開兩隻前爪。縣太爺看此事奇怪,便下令將那人與狗一同帶回了縣衙,準備升堂詢問一番。
大堂之上,那打狗之人說自己乃是一個江湖賣藝的,正在訓犬時,不料一時疏忽,讓狗跑了出來。所以立刻尾隨在後,想把這狗抓了回去。就在這人把話剛剛講完,臥在一旁的黑狗突然張嘴說出了人話。大堂之上,眾人譁然。
黑狗自稱是被惡徒拐騙的孩童,原來這孩子幾歲大的時候,就被人販子偷拐,賣到跑江湖馴狗耍猴的藝人手裡。
藝人買了小孩,先把一條黑狗殺死,再把整張狗皮剝取下來,趁熱裹在小孩的身上。因狗皮上鮮血滾燙,那孩子的面板便與狗皮黏在了一起。
時間一久,這狗皮便與人身肌膚相連,而小孩被狗皮裹住,從此難以成長髮育,至多能活兩三年,因為亂世里人命不值錢,買個拐來的孩子比買條狗都便宜,況且訓小孩鑽圈作揖,遠比馴狗馴猴容易得多,出去賣藝能賺大錢,正好藉此詐騙錢財。民間俗傳此法為“造畜”,不知底細的人,常以訛傳訛,說這是用妖術把活人變成牛馬牲口販賣。
今日這小孩聽聞縣太爺前來上任,趁跑江湖的藝人不備逃到此處鳴冤求救,懇請青天大老爺為民做主,使他脫離無邊苦海。
縣太爺聞言拍案而起,命令差役們將那賣藝之人抓起來審問,一訊而服,當堂打入死牢,擇日斬首示眾。
第三章 雲中古都 寶鏡降妖
據說四千多年以前,黃帝曾經鍛鑄過十五面古鏡。這十五面古鏡之上,都刻有四象八卦及十二辰位。而且每個古鏡背面,都有青龍、白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