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90、一邊享受、一邊想著

劉志成和呂智和最後商量決定,在尖東兩幅地皮上籌備一家酒店及一個綜合中心大廈。

酒店自持,綜合中心大廈用於出售,回籠發展資金。

兩人接著又聊起了青州英泥紅磡鶴園的水泥生產廠房,這一塊工業用地靠近黃埔城,面積達90萬平方尺。

如果要開發此大地皮,先得搬遷水泥廠,再進行‘工轉商’改變土地性質。

雖然過程麻煩,但這裡靠近黃埔城,遲早寸土寸金。

所以,劉志成的想法是先把水泥廠搬走,再到八十年代談判期間,趁著地皮暴跌,再向港府申請‘工轉商’。

今天和呂智和溝通一下自己的想法,說道:“隨著地產走高,我建議將青州英泥水泥廠搬到屯門,儘快把地皮清理出來。”

呂智和一聽,眼睛冒光,作為大股東,誰不想發財。

但馬上恢復了冷靜說道:“搬遷、建新工廠,都需要資金支援,我們目前缺得是錢。”

劉志成說道:“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到時候尖東的房子就可以開始預售,不就回錢了嗎?”

“也是這麼回事,那我先做一個戰略規劃,尋找建廠地皮。”

“長期規劃是必須的,本身這是一個大型規劃,長達數年很正常,到時候只會利好股價上漲。”

兩人輕輕鬆鬆,就決定了一件大事。

最後,兩人還決定,在地鐵投標前,大亞地產按照股份補足五億資金。

如果按照劉志成的計劃,大亞地產又將是一個超級集團公司。

第二天,果不其然,全港的媒體都在報道大亞地產和信和地產在拍賣會上的激烈交鋒。

兩家地產公司出價之高,甚至被業內人士稱之為‘瘋狂’。

劉志成正在番看今天的《天天日報》,大版面報道了尖東地塊拍賣的盛況。

這種訊息他不太感興趣,只是隨意掃了兩眼,但當他看到一則訊息時,不由得倆眼放光。

“九龍倉集團發行2億港幣7.5厘息附有外股證債券。”

劉志成頓時大喜,這可是阻擊九龍倉的好機會!

九龍倉集團在1973年至1974年之間,為籌集發展海洋中心及海港城的龐大建設資金,先後多次擴股集資。

從最初的總股數990萬股,擴大到9487萬股,不斷從股民身上吸血。

九龍倉集團去年剛剛發行1.2億可兌換債券,如今又來這麼一招,勢必會導致股民拋售。

隨之而來,九龍倉股價肯定會下跌,這個時候正好是接手的時候。

九龍倉集團擁有葵涌碼頭的4座碼頭物業,如果能夠收購成功,加上黃埔的四號碼頭。

葵涌的五座碼頭物業,就全歸劉志成控制,擁有絕對壟斷地位,已經十分恐怖,不知道港府會不會阻攔?

桔子科技辦公室裡,劉志成正在和韓春喜密謀。

“從現在開始,山峰投資用一年的時間,從公開市場收購九龍倉2成股權,不宜打草驚蛇。”

劉志成一開始就定下基調,剩下就是商量怎麼樣去收購。

韓春喜知道,這種收購戰能省就省,如果收購戰公開打響,股價還不得暴漲。

因為怡和肯定會頑抗到底,老闆肯定不想多花錢。

九龍倉原來是經營碼頭倉庫的,70年代初,香江房地產業開始火熱。

九龍倉自然明白旗下碼頭倉庫,只有開發地產才能體現最大價值。

海港城原本是一座大型的碼頭倉庫,於是九龍倉準備商業開發,修建大型商城的計劃。

當然計劃是美好的,卻現實是殘酷的,建設過程中,卻碰到70年代初香江股災。

以及緊接的全球石油危機,銀行利率高漲,九龍倉集團,因此負債累累。

香江剛走出股災不久,大多數人不看好負債累累的九龍倉,於是股價大跌。

現在九龍倉每股才12.5塊港幣,九龍倉的總股本是9487萬股,總市值是11.8億港幣。

而且,九龍倉集團的固定資產價值達40億以上,現在的市值明顯偏低。

“劉生,現在怡和持有九龍倉集團股份不多,如果我們持股2成,會成為大股東,會不會引起港府的反對不?”韓春喜興奮的說道。

收購九龍倉不是小事,是劉志成再一次向英資發起挑戰,在香江商業史上是要留名的。

這也是劉志成為自己的工業發展,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