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裴豔玲

中國文聯副主席,河北省文聯主席,河北省京劇院院長。

她率先在全國實行京劇、崑曲、河北梆子〃三下鍋〃的演出形式,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走在戲劇改革的潮頭。她曾以《林沖夜奔》《南北和》《鍾馗》《武松》《響九霄》等戲贏得中國戲劇〃梅花大獎〃,主演電影《人鬼情》兩次獲得國際大獎。

她的表演張揚、碩大、如泣如訴,又呈現得準確、多情、絕代無雙。她自身的英氣和執著已與角色渾然天成,似乎永遠演什麼像什麼。因此被戲劇大師曹禺、吳祖光稱為〃國寶〃。

?子腔的痕跡,唱的更多的是京昆。崑曲《夜奔》尤擅。其間歷盡舞臺上下的歲月磨礪,正當藝術爐火純青之時,走馬上任河北省京劇院院長。她一路風霜,穿越了一條曲折而美麗的人生弧線。她的大體經歷居然也和田際雲有著驚人的相似。更富有戲劇性的是,兩位相隔近一個世紀的同是河北老鄉的藝術大師卻在遠隔重洋的法國相會了!

她告訴我:〃一定要將這位遠在異國他鄉的故人請回老家,我是懷著對前輩藝人的崇敬之情和對戲曲藝術的虔誠來編排的。我很投入,常常流著眼淚'默戲',尤其是最後《哭墳》一場,我要求自己每次表演都要臨場即興發揮,每次表演都要有所不同,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考驗。我想留下一部能夠傳世的作品。〃

6月4日晚上,我坐在臺下,說是看戲,其實只想等著這位年過花甲的藝術家出場。看她的戲中戲,看她的長靠短打,亦旦亦生,看她超越年齡限制的出神入化。藝術創作有一句十分經典的話:戴著鐐銬跳舞。即在藝術的規範或條件限定下,尋找到藝術自由的靈魂之舞。對於不再年輕的裴豔玲來說,這是一次〃戴著鐐銬的舞蹈〃。她別有洞天地展現了自己深厚的傳統功力,舞得讓人動容,舞得讓人心醉!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裴豔玲:把男人演透了(2)

在藝術精神上,裴豔玲也與響九霄息息相通。

裴豔玲敬畏藝術尊重傳統,但她從不保守,始終沒有停止過創新探索。這正如響九霄的藝術道路。為了藝術,他可以犧牲生命,而為了國家,他可以捨棄一切。我想這就是《響九霄》的思想價值所在。

《響九霄》是為裴豔玲量身定作,響九霄俠骨柔腸的性格被她塑造得酣暢淋漓,支援變法時他義無反顧;面對愛徒的墳塋,他無法掩飾內心的情感波濤,〃隔著三尺土,輕聲把徒兒叫,聽師父心碰心對你把心交……〃。一時間,我馬上想起《鍾馗》中的〃來到家門前,門庭多淒冷,有心把門叫,又恐妹受驚,未語淚先淌,暗呀暗吞聲〃,悽婉哀怨,撕心裂肺。裴豔

飾 響九霄

?玲如吟如誦的演唱,細膩深沉的表演,同樣讓人落淚。

在這部戲裡,裴豔玲又一次充分揮灑了自己的藝術才情,讓觀眾領略了一位表演藝術家在精神與藝術之間自由行走的帥美狀態。

演出結束後,我激動地走上舞臺,把一大束百合花獻給了她。她沒想到,起初很驚訝,繼而緊緊相擁。

裴豔玲是我老鄉,河北滄州人。是從我少年時起就深深記住且給我影響的人。不管是劈山救母的沉香,翻江倒海的哪吒,還是悲情嫁妹的鐘馗,裴豔玲透過大銀幕讓更多的人越過遙不可及的舞臺,陶醉在戲曲的魅力之中。1993年拍戲曲片《鍾馗》的時候,我當時還在河北臺,有一天還悄悄到600平米演播室去看拍攝。近在咫尺卻從未和她面對面。或許是因為她神奇的藝術和傳奇的經歷讓人敬畏給人震懾。

完整的聽到裴豔玲的故事,是著名作家蔣子龍根據裴豔玲的人生經歷完成的那篇叫《長髮男兒》的紀實文學,很傳奇。當時在《滄州日報》連載,讀後很振奮,似有發配到滄州的林教頭之風骨。

後來又看了著名導演黃蜀芹的《人鬼情》。當年黃蜀芹讀完這篇《長髮男兒》,很受震撼,正逢裴豔玲到上海演出,黃蜀芹拜訪裴豔玲,兩位在電影和戲劇領域的傑出女性,心有靈犀,最終決定把這部文學作品搬上銀幕,於是就有了蜚聲海內外的《人鬼情》。只是裴豔玲婉拒了女主角秋芸的出演,而是粉墨登場,扮演戲裡的鐘馗。電影脫離了傳奇的色香味,而變得深沉和悠遠。 直到今天,評論界一直認為《人鬼情》是中國最具女性意識的一部電影,一個女人藉助舞臺,藉助男兒身,獲得身份的認同,性別的補充,更深刻的是,女性趨於夢幻特質的一面得到了極為深刻的延展。

《人鬼情》之後,著名導演陳凱歌找到裴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