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老了,比你還老得老成啥樣啊?其實人家張昭剛到四十,按現在話說,還是虛歲,只是古人蓄鬚,又沒啥美白除皺化妝品,顯得老些罷了。
蔡鵬心裡胡說八道,嘴上卻不敢再得罪張昭這個倔老頭了:“子布先生,那個陳孔璋先生有啥本事啊?”
“陳孔璋一手絕妙文章便可安邦定國啊!”
“哦、哦。”蔡鵬一邊應承著,一邊暗自打量張昭神色,心中暗道:你嘴上說人家“一手絕妙文章”,但嘴角卻有微微下撇之勢,哦,我明白了,你是不是有些瞧不起人家啊?哈哈,原來你們這些有文化的都是這幅德行啊!有個成語叫啥來著?就是說你們這幫文人當面喊著“久仰”,背後吐人吐沫的……(鬧心真想把蔡鵬傳送回來,好好上幾年文化課,免得在三國混得丟人)
……
淮陰,也稱淮安,屬徐州刺史部。
淮陰,並不是什麼戰略要地,但卻是比較繁華的地區。一是因為淮陰臨近破釜塘(也就是洪澤湖),在農耕時代,近水是農耕發達的最重要條件;另一個原因是,淮陰的交通便利,當年秦始皇修建的馳道透過這裡。
提到馳道,咱就不得不說說秦漢的交通問題。為啥要說呢?因為這裡麵包含著比較有趣的東西,作為一本極其嚴肅的“扯淡類”小說,怎麼可能錯過呢。況且,鬧心的下一本書裡還要涉及到馳道等秦漢交通問題,現在不說一下,加深印象,否則到時候忘記了就麻煩了。
秦始皇對中國的巨大貢獻之一,便是修建了三種路:棧道、直道和馳道。
秦棧道,指穿過秦嶺,連線關中與蜀地的棧道,也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棧道。
秦直道,指咸陽至九原(沒錯,就是呂布、李肅的老家)之間的“國道”,長約1400裡。幾乎是一條筆直的,從咸陽一直向北直通長城的“高速公路”。秦直道,歷經兩千餘年,至今仍有不少地區可見其痕跡,當年的施工質量可見一斑。
秦馳道,是秦帝國將戰國時期,其餘列國的國道串聯而成的全國公路網,著名的馳道有九條,其中便有馳道途徑淮陰。
所謂“要想富先修路”嘛,就是便利的交通,賦予淮陰經濟發展的另一個有利因素。
囉嗦了半天,好像也沒啥好玩的嘛,請繼續看。
朋友們都看過電影《讓子彈飛》吧?開篇的“吃著火鍋唱著歌,帶著女朋友坐火車”一定是印象深刻吧?那裡的火車是馬拉的,可不要以為,這只是個搞笑的噱頭,馬拉火車,在秦朝就有了!
部分秦馳道上,就鋪有軌道,當然不是鐵軌,而是木頭製成的軌道,軌道中間鋪設著“枕木”,枕木之間的距離,恰好與馬的步距吻合,馬拉著“火車”,一上軌道,便能不自覺地飛奔起來,厲害吧?
好了,馳道問題畢竟在本書裡屬於閒話,咱還是回正題吧。
……
蔡鵬張昭一行的車駕來到淮陰,陳琳已經得報,來到城門口迎接。陳琳自然不是來迎接蔡鵬的,而是仰慕張昭的大名。
陳琳雖年長於張昭,但見了張昭,卻格外客氣,客氣到蔡鵬幾乎起了一身雞皮疙瘩的程度。
陳琳在自己家中準備了豐盛的宴席,為張昭一行接風。
張昭向陳琳介紹了蔡鵬和王隊,陳琳自然是沒聽過兩人的大名,但依舊客客氣氣地“久仰”,這樣蔡鵬更加感覺“文化人”的虛偽。蔡鵬來到三國,接觸過的人裡,嚴格意義上的“文化人”還真不多,糜竺孫乾等,有文化,但更像是生意人而不是文化人,華歆孔融算文化人,和他們交談,蔡鵬已經感覺很吃力了,但,眼前的陳琳更甚於華孔二人。
陳琳說話方式,讓蔡鵬極其不適應。說話就好好說唄,哪怕說個五言七言啥的,蔡鵬還能習慣,為啥非要長一句短一句,高一聲低一聲呢?
好在陳琳主要宴請的是張昭,蔡鵬也就履行了之前“多吃少說”的承諾,陳琳做官多年,家境殷實,宴席自然豐盛,蔡鵬樂得用自己的嘴全力以赴地“吃”,而不是“說”。
“文人相輕”好像也不是絕對的,“文人相拍”也是常事呢。張昭陳琳只不過是以酒為媒介,吃吃喝喝是次要,互相吹捧才是他們的正事。
蔡鵬聽得身上發癢,可人家張昭陳琳之間倒是很享受這種互相恭維和吹捧。
張昭不停誇讚陳琳的文筆,說什麼《飲馬長城窟》開創了樂府新篇章一類的話。蔡鵬根本聽不懂,只聽得一會生一會死的,從頭到尾,蔡鵬也沒弄明白“飲馬長城ku”是“哭”、是“枯”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