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內部的權力架構太過分散,各方勢力彼此又互不相容,加之劉璋闇弱,使得很多人都心懷異志,別說龐羲那樣的大將,就連李異如今也開始考慮,今後該如何行事了。
當初趙韙雖然是劉焉在時的老臣,但他都會暗中聯絡益州大族叛亂,反對劉璋,對於李異來說,對於劉璋就更沒有多少忠誠度了。歸根結底,還是外來戶東州繫於益州本地土著之間的權力爭奪。這種矛盾即便是劉琮也要小心翼翼加以調和,何況是劉璋那麼無能呢?
這也是為何張松,法正等人選擇劉琮為主公的潛在原因,相比之下英武果決,胸有韜略的劉琮才更有人主之風,不跟著他混,難道要給劉璋殉葬嗎?
李異的心思,在見到劉琮和荊州軍之後,便不可抑制的活泛起來。在他而言,換誰做主公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能夠在這個亂世之中,保護家族不受戰亂威脅,即便為此背上個背叛主公的罵名,又能如何?
第317章 不過片刻又變卦
成都牧守府內,劉璋皺眉聽了半天,終於有些忍不住了,他面帶憂慮地對黃權說道:“劉荊州與吾同為漢室宗親,乃如兄弟一般,當不會謀奪益州吧……”
“明公!此言差矣!”黃權恨鐵不成鋼的看了眼劉璋,心中暗自思忖,我方才說了那麼多,難道你一點都不相信?不過他稍稍平穩了一下情緒,繼續苦口婆心的勸道:“劉荊州狼子野心,豈能任其領大軍入蜀中?權觀其所為,拒曹公、驅豫州、奪江東、平交州,這些年來已經羽翼豐滿,他能甘於守荊揚而不四顧?他是皇室貴胄不假,可劉豫州還不是一樣被他趕去了關中?”
劉璋遲疑道:“據說並非是劉荊州驅趕,而且行前還提供了大量軍械糧草。若是驅趕劉豫州的話,又怎會如此?”
“哼,不過是區區一些糧草軍械罷了,他若非心中有鬼,又怎會如此好心?劉豫州乃世之英雄,劉琮小兒安敢將其留在心腹之地?故此將劉豫州驅離南陽,他才好東進江東,南平交州啊!”黃權一著急,說起劉琮便直呼其名了。
對於劉璋而言,這種行為是很失禮的。他眉頭皺的更緊,看了眼黃權,語氣有些不悅:“然則若非劉荊州領兵來援,何人可以與張魯相抗?”
這話就有點責怪黃權的意思了,其實也不僅僅是責怪黃權,而是黃權所代表的益州世家大族。
黃權苦笑無語,心說要不是你阿翁劉焉,我等益州人士怎麼會落得如此尷尬境地?當初隨同劉焉入蜀的流民百姓,組成了東州兵之後便成為劉焉手中的屠刀,益州的世家大族可沒少受屠戮。至今想來,還有很多人對此耿耿於懷,深懷恨意呢。
相比之下劉璋雖然對益州的世家大族多有優容,甚至使用了大批人為官,但掌握了東州兵軍權的龐羲等人,始終是一支很強大的力量。趙韙叛亂之所以失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幹不過東州兵,被人家完爆之後,才被李異、龐樂這兩個二五仔反水殺害。
“張魯之患,看似嚴重,實則未必。”黃權說的嘴巴都幹了,可還是沒能徹底說服劉璋,這會兒心一橫,乾脆挑明瞭說道:“那龐羲不過是養寇自重而已,漢中雖險,戶口不及益州一半,兵員匱乏軍械稀缺,如何能吞併益州?反倒是劉琮,此次領兵前來,必然心懷叵測,明公不可不防啊!”
劉璋被他說的心煩意亂,忍不住道:“吾何不知龐羲有異志?此次請劉荊州入蜀,亦有對付龐羲之念!”
“嗯?”黃權一聽頓時愣住了,他剛才所說的話雖然是針對龐羲,並且為益州大族編戶,但卻沒說龐羲有異志。在他看來這種事龐羲是做不出來的,因為風險太大而收益卻很難預料。不過很快想到以劉璋之能,怕是想不到這個主意,於是連忙問道:“此計乃是何人嚮明公進言?”
雖然之前答應過法正,但劉璋見黃權神色極為鄭重,不由說道:“這,這是法孝直所言。”
話音剛落,就聽“啪!”地一聲,卻是黃權狠狠拍了下自己的大腿,他看向劉璋,又是失望又是生氣,最終化作一聲無奈的長嘆:“唉!明公誤信小人之言,只怕益州從此之後,再無寧日矣!”
見黃權說的這麼嚴重,劉璋也不覺緊張起來,對黃權問道:“難道法孝直欲對吾不利?可吾覺得此計甚好……”
黃權連連搖頭,弄的劉璋心裡七上八下,連聲追問後,黃權才緩緩說道:“龐羲乃明公所倚重者,即便養寇自重,所圖不過其威望軍權而已,設若其有異志,必然會全力攻取漢中,唯有如此,才能收其民戶為他所用,又怎能屢次被漢中打的自顧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