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潘璋受創之後口齒不清,但神智還算清明,知道此時必須殺出重圍,否則帶出城的部曲就要全部喪身於此。然而經過一番廝殺之後,出城的兩千餘士卒折損近半,又被廣陵兵纏住廝殺,一時卻無法向城門突圍。
就在此時,吊橋再度放下,孫賁親自領兵出城接應,被困在城外的江東兵見狀,不用潘璋指揮,便向孫賁來處殺去,總算衝破了廣陵兵的圍困,在孫賁的接應下退回城中。
潘璋進城之後再也支撐不住,若不是身旁的騎兵眼疾手快,差點便從馬背上栽倒。孫賁見狀,也不忍再斥責於他,更何況城下的霹靂車,已經漸次組裝完畢,高高聳立。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孫賁望著城下的霹靂車,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說的悲涼。這個選擇是自己做出的,哪怕兵敗身死,也總能無愧於伯符了。
冬日的陰雲之下,隨著高高揚起的粗大拋杆,一枚巨大的石彈劃破天際,向城頭高速墜落……
第244章 禍從口出劍光寒
丹徙陷落,孫賁戰死,潘璋重傷,五千餘人馬逃回曲阿的,僅剩下兩千餘。訊息傳到孫權這裡時,他已率兵到了無錫。
“水軍,如何了?”孫權的臉上看不出有多少戚容,只是目光越發陰冷。
那前來報信的斥候遲疑了一下,低聲回道:“不知去向……”
孫權聞言愣怔,什麼叫不知去向?江東水軍雖然實力大損,但總還有數百戰船,數千餘將士,難道還能憑空飛了不成?又怎能無聲無息的不知去向了呢?
很顯然在丹徙受到攻擊之時,水軍並未參與戰鬥,那麼水軍是否暗中與陳登言和,又或是投降了荊州呢?想到這裡,孫權不覺握緊雙拳,雖然水軍早在牛渚時就已不聽號令,但當這一天真的來到時,孫權還是感到了無盡的憤怒。畢竟他現在還只是個十九歲的青年,還沒學會喜怒不形於色。
對於周瑜,孫權的心態是非常複雜的。這其中既有周瑜與兄長孫策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的親密關係影響,又有周瑜在其初掌江東,將兵赴喪時的隱憂。當初周瑜隨孫策南渡之後,又曾一度返回袁術控制下的壽春,時袁術欲以瑜為將。但那時周瑜“觀術終無所成”,於是再次東歸,受到了孫策的親自迎接。
在江東初定,百廢俱興時,周瑜為什麼卻北歸袁術?雖然名義上是跟隨從丹揚太守任上卸任的叔父周尚去壽春接受新職,但是此年周瑜已經二十四歲,完全可以自主行事,那麼他回到壽春的行為只能解釋為,他還沒有對孫氏忠誠到死心塌地的地步。如果孫策不死,或許周瑜從此以後便會忠心輔佐,然而孫策的死,又使得周瑜和孫權之間產生了一絲裂痕。
隨著劉琮率領荊州軍攻入江東,兩人之間因為各種原因而產生的誤解和猜疑,終於釀成了今日這杯苦酒。然而對於孫權來說,他還未能從憤怒中走出,清醒的認識到這一點。他只知道,統帥水軍的周瑜周都督,在這樣的生死關頭,背叛了自己。
陰鬱的怒火在胸中熊熊燃燒,孫權的雙眼似乎都能噴出火來。這種時候自然沒有人敢來觸黴頭,可是現在軍情急如星火,各地求援的信使已接踵而至,吳會兩郡已陷入了烽煙四起的境地。
不得已,孫權還是召集眾人前來議事。如今丹徙已失,北方門戶大開,而江東腹地豪強叛亂,荊州軍分兵數路進攻,如果再不想辦法扭轉頹勢,敗亡只是旬月之間!
最先來的是徐琨、周泰等人,及至張昭、魯肅入內之後,堂上的氣氛便愈發肅殺起來。
對於當前的局勢諸人都已知曉,但各人心中的想法卻又不同。對於徐琨和周泰等孫權死忠來說,現在自然是要想辦法穩住局面,至少要保有吳會,以圖再戰。而張昭和魯肅,卻因對孫權深感失望,故而垂首不語,一言不發。
尤其是魯肅,當日受周瑜舉薦與孫權榻上論策,本以為從此後輔佐明主,展布才華,卻沒想到孫權連出昏招,損兵折將不說,更是大失人心。如今想來別說據有長江之極,建號帝王以圖天下,就是從孫堅孫策傳下來的這點基業,都要毀於一旦了。現在魯肅心裡滿是後悔,當初就不該留下家人在吳縣,以至於現在走也走不得。
也許此番回到吳縣,或者有機會將家眷接出來,先潛行渡江,回東城老家再說。
而張昭此時也早已沒有挽救時局的想法。雖然名義上他仍舊是輔佐孫權的群僚之首,但他越來越清楚的意識到,孫權已經完了。
孫權微眯雙眼,冷冷的注視著張昭。
不知怎地,徐琨和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