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嶽效飛除了不陪老婆的同時,很努力的把慕容卓自陸戰、海戰的“兩維”參謀長的思路,轉換為海、陸、空的“三維戰場”參謀長官。所以直到引擎停下來準備降落的前一刻,嶽效飛還在不住口的和慕容卓談論著飛艇的用途。”
降落,大家知道飛艇的降落或者改變高度,住往依靠翼面的傾斜,迎風或順風等等諸多因素,同時還包括放出帶有升力的熱空氣及螺旋漿的方向等等手段。
而“大山級”飛艇的降落,則具有它自己的特色。
首先是在目標地區上風頭的位置,然後順風而行,同時改變水平翼的角度,使飛艇稍稍頭重腳輕。隨著降落地域的臨近,推進螺漿脫開離合器,並放出熱空氣。
但在這裡可不是溫州城,這裡是昆明,底下的雖然是友非敵,但這“善變”的年代之中,誰又說得清楚。另外高度太低的話,誰能保證想要離開的時候可以快速離開呢?
這就有了這樣一種名為“地錨”的助降設施。當停止了推進裝置的飛艇降低到三百米高度之時,吊艙之中拋下了四根長繩。
繩子的材料是生絲與玻璃纖維捻成的極具強度的,但又不過分粗的繩子,繩子的頂端是四枚呈流線型的特種炮彈。
當它們自飛艇之上拋下之時,由於頭部灌入了增加重量的鉛,外加重力加速度,使它們可以深深擊入地面之下相當深度,然而火藥起爆。炮彈中部在火藥力量下彈出一些倒刺,使“地錨”結結實實的固定在地面之下,當然再次起飛的時候,這些地錨就不要了。
隨著這一步驟的完成,連線到引擎上的四根長繩在轟鳴聲中同時被慢慢收短,飛艇龐大的身軀由此向地面上被緩緩“拉”了下來。
當高度降到百米左右的時候,飛艇之上再度拋下四根長繩,不同的是,這四根長繩的底部僅僅是四枚橢圓形的被稱為“從林穿透器”的東西。它們相當的重量使一繩在空中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同時也完全沒有爆破之類的事情發生。
它們的作用不是用來固定飛艇的,它們的作用是垂直打擊,而這一招數在來時的路上甚至經過了演練,不但人員可以快速投入戰鬥,甚至連戰車也同樣可以,而這些戰車被嶽效飛稱為“悍馬”。
不笑生作品進度:
1。架空歷史《南明風雨》一個鉗工的明末之旅,連載完成,正在解禁之中;
2。架空歷史《鐵翼鷹揚》飛翔在一戰法國的天空,正在連載、陸續解禁中;
3。玄幻傳奇《旋風之驢》一個在異界的,浪漫而詭異的探案故事,正在連載
不笑生聯絡方式:
qq:2883880682
不笑生a群:35761481;
郵箱:。
……公告:網文聯賽本賽季海選階段最後三週!未參加的小夥伴抓緊了!重磅獎金、成神機會等你來拿!點此參與……》
7節 定國捱打(解禁章節)
李將軍定國者,字寧宇,陝西榆林人。身長八尺,武藝高強,對人謙恭有禮,人稱“小柴王”,軍中稱“小遲尉”,因其作戰勇猛、武冠三軍加之賞罰分明,深受部屬擁戴。
“知道嗎!李將軍被打了!是被盟主孫可望打的!”
這是今天早晨昆明城中的流傳最快也是最方的訊息之一,上面的話語自然出自於李定國的部屬之中。
對於孫可望居於盟主之處,李定國的部屬自然是深感不滿。要知道將軍的大小就代表了兵威的大小,也就代表了餉銀多少。
當然,自己部屬的不滿,此刻臥於病床之上的李定國是清楚的。但他又能能說什麼呢!盟主、大哥孫可望的舉動雖然名義上因為軍紀問題而發做,可實際之上,不過是為了自己與其在遇事每每不合的問題所發。
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曾經都是張獻忠的義子,曾經在建於蜀地的大西國中,四人都是驍勇善戰之輩,是張獻忠手下可以獨擋一面的將領。
然而,四人對於張獻忠所行的強硬手段極為不滿,所以張獻忠死後,四人殺偽妃、太宰並軍出雲貴,使大西軍在雲貴之地休養生息,為的是有朝一日出兵抗清。
然而,幾乎如同此刻所有的抗清團體一樣,他們僅只有一個鬆散的以“四兄弟”感情為基礎的會盟,而沒有一個牢固的、穩定的管理層,這也就是他們的問題所在。
所以,才有了今天校場上的一幕,當然李定國也深信,此事必然有謀在先。只可惜三弟劉文秀心軟力弱,不敢於孫可望相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