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榮臻說:“這樣吧,你們先以小部兵力在白石口一帶迎擊敵人,把他們引向銀坊,讓他們撲空。然後你們隱蔽起來,讓敵人尋找你們決戰。你們在銀坊北面示以疑兵,誘敵東進,等他們進到黃土嶺後,你們再利用有利地形集中兵力殲滅它。”聶司令員接著又說:“你們先做準備吧,我和彭真、賀龍、關嚮應再商量一下。”
“是。”楊成武異常激動。
沒過多久,電話響了,是聶榮臻打來的。他對楊成武高聲說道:“彭真、賀龍、關嚮應同志都贊同我們的意見。成武,你爭取打個更大的勝仗吧!賀龍同志怕你兵力不足,決定讓120師特務團從神南北上,天黑前趕到黃土嶺地區,歸你指揮。此外,我們讓20團、26團、34團箝制易縣、滿城、徐水等地的敵人。”
“太好了。”別提楊成武有多高興。他在心中算計著,這樣,直接的參戰部隊除1軍分割槽的1、2、3、25團、軍分割槽炮兵部隊外,還有3軍分割槽2團和120師特務團,以及遊擊3支隊,取勝就更有把握了。
讓楊成武等沒有想到的是,這次敵人“進剿”,率兵的竟是赫赫有名的阿部規秀中將。
阿部規秀是接替常崗寬治少將,來統領獨立混成第2旅團的,這是日軍中的精銳。而阿部規秀又是在日本軍界享有盛譽的“名將之花”,號稱是擅長運用“新戰術”的“俊才”和山地戰專家。阿部規秀頭個月晉升了中將,並擔任北線進攻晉察冀邊區的總指揮。在他剛剛晉銜之後,讓村憲吉大隊就被全殲,覺得丟了臉。他得知訊息的第二天,就決定親率精銳之師出馬“掃蕩”了。
臨行前,他寫下一封家信:
“……爸爸從今天起去南方戰鬥!回來的日子是十一月十三四日,雖然不是什麼大戰鬥,但也將是一場相當的戰鬥。8時30分乘汽車向淶源城出發了,我們打仗的時候是最悠閒而且最有趣的,*已經逐漸衰弱下去了,再使一把勁就會投降……” 。。
威顯黃土嶺(3)
這封信後來刊登在日本的《朝日新聞》上,其內容充分顯示出阿部驕狂的本性。
此時,359旅一部為了箝制淶源之敵,也由上寨向淶源城、灰堡和南、北石佛活動。部隊動員了起來,“打一個更大的殲滅戰”,成為每一個戰士的決心。1軍分割槽和3軍分割槽駐地的群眾也從各地趕來,組織了許多擔架隊、遊擊小組、偵察小組,幫助八路軍放哨、偵察、救護傷員、送水送糧。
夜間,敵人來到雁宿崖下,把已埋葬的敵屍,一具具挖出來,架上柴禾,澆上汽油,點火焚化。山谷裡瀰漫著焚燒屍體的焦臭,熊熊的火光映到幾里以外。
11月5日,1;500多名日軍從龍虎村向白石口進犯。1團與25團一部在白石口與敵接火,一會兒堵擊,一會兒後撤,搞得敵人是求戰不能、追趕又不及。
敵人所到之處,一律“三光”。當晚,敵人到達銀坊鎮,一時間,大小村莊火光沖天,徹夜不熄,四野都成一片焦炭。
敵人四處尋找八路軍主力,第二日又兩次撲空。由於報復心切,離開銀坊鎮,傾師東奔黃土嶺。敵軍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沒有受到八路軍絲毫阻撓。
晚間,敵人來到黃土嶺、司各莊一帶,解開行裝,支起帳篷,宿營了。入夜,天氣陡然變冷,陣陣冷風撲打著太行山區的黃土嶺。黑夜裡,冷風中的敵人猶如孤魂野鬼,龜縮著不敢動彈。
八路軍正在趁這黑夜展開部隊。1團、25團在煤斗店集結,守住了東進道路;3團從大安出動,佔領了黃土嶺及上莊子以南高地;3軍分割槽2團則繞至黃土嶺西北尾隨敵後跟進。第3支隊控制通往淶源的要道。120師特務團急速趕至3團所在位置,準備投入戰鬥。敵人哪裡察覺,八路軍已經完成了對他們的全面包圍。
第二天,天下著細雨,群山被濃霧包裹著,黃土嶺呈現出一種莫名的神秘。天一亮,敵人又開始東進了。他們也十分警惕,約30人的先頭部隊,攜輕重機槍數挺,先行佔領路側小高地,然後大隊才跟進。
中午時分,敵先頭部隊已接近黃土嶺東面的寨坨村,大隊也到達上莊子一帶。直到下午3點鐘左右,日軍全部人馬才離開黃土嶺,陸續進入峽谷中的小路。這時,1團、25團迎頭殺出,3團及3軍分割槽的2團從西南北三面合擊過來,把敵人團團圍住,壓縮在上莊子附近一條長約公里,寬約百米的溝裡。頓時,100多挺機槍從各個山頭一齊朝溝中掃射。軍分割槽炮兵部隊也連續發射數發炮彈,山溝裡硝煙瀰漫,彈片橫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