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反問道。
“先生,我就問一句,我這兩句詩夠不夠應付今天的功課吧?”
“夠夠夠!”
“你要是能湊成一首,我點你為今天第一!”
方孝孺這話一出,大本堂內的學生齊刷刷地看過來。
一些年幼的皇子皇孫,向朱允熥投來崇拜的目光。
朱植等人則是一副與有榮焉的表情,彷彿在說瞅見沒,那是我哥們!
只有朱允炆一臉的糾結,他本以為換了先生,自己終於能拿回第一的位置了。
哪承想換了考試內容,自己還是被這孫子壓了一頭。
只是這孫子到底寫了個啥,能讓方孝孺這等古板之人都如此急切。
朱允熥並不在乎第一不第一的,可見方孝孺如此急切,他也不禁重新拿起筆在紙上糊弄幾句。
方孝孺接過一看,臉上立馬露出失望的表情。
這後邊接的幾句不管是味道上,還是意境上都差了好遠。
但好在湊成一首詩了,要不然他今天晚上非得折磨死!
“今天的功課就到這裡,你們都散了吧!”
方孝孺宣佈散學後,拿起眾人的功課就去乾清宮彙報了。
事實上他本沒想第一天就找陛下彙報的,只是朱允熥的那句詩寫得太有境界了,他不敢擅自點評,這才顛顛地跑到乾清宮請陛下點評。
朱允熥在方先生走後,並未直接回乾清宮,而是被朱植等人拉著去護城河試驗新式捕蛙籠了。
還別說,朱植研製的新工具效果不錯,只用了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就抓了十幾只!
按照慣例,抓完的蛤蟆是要烤了吃肉的,至此方不負眾人的一番辛苦。
不過朱植只喜歡抓,不喜歡搞那些血腥的事情。因此,這處理蛤蟆的事情自然落到朱權、朱松等人身上。
朱楩等人則負責去惜薪司偷木炭,然後在宮牆外邊生火燒烤。
不多時,紫禁城護城河邊上升起裊裊炊煙,一眾皇子外加一個一大一小兩隻皇孫,圍在炭火邊大口地吃著炙蛙腿,暢談著未來封王就藩後如何互通有無,結成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同盟之事。
朱元璋忙完一天的公務,剛要出宮走走,就看到皇宮東南角升起一團黑煙。
這可把他給氣壞了,暗道天子腳下竟然敢白日縱火?
“二虎,你帶上人過去看看,看看是哪裡起火,趕緊命人把火給咱滅了,再把縱火之人給咱帶過來!”
“諾!”
老朱剛吩咐完二虎捉拿縱火賊,就看到方孝孺夾著一疊功課走了過來。
他早就料到方孝孺會來找自己,只是沒想到這貨第一天就受不了了!
不過想想也是,這貨以前可是給太子當伴讀的,他在咱大兒身邊待長了,看不慣現在這些皇子也是正常。
“臣方孝孺拜見……”
“方愛卿免禮,可是咱的那些皇兒惹你生氣啦?”
“他們要是有對先生不敬,或者對聖賢不敬之事,你儘管告訴咱,咱不把他們屁股開啟花,咱都不姓朱!”
方孝孺對於皇帝陛下這個態度還是很開心的,最起碼陛下是真的尊師重道,也真心希望皇子們的課業能有長進。
“陛下,諸位皇子們表現尚可,並未有不敬師長之事。”
“只是今天微臣隨堂考核了一下,有些皇子的課業有點一言難盡,特意過來請陛下過目。”
老朱一聽這話只感覺一陣頭疼,他都看一天的奏摺了,實在是不想看那些混賬寫的狗屁文章。
但人家先生都堵門口了,不看也不合適。
因此,老朱乾脆往臺階上一坐,示意方孝孺過來跟自己同坐。
方孝孺哪敢同坐呀,少不得矮上一級臺階,然後蹭了半個屁股做下去。
“陛下您看看吧,朱植他們幾個太不像話了,怎能如此編排古之賢士!”
朱元璋接過來一看,看到朱植他們寫的混賬話,也是氣得七竅生煙。
臧否伯夷叔齊不食周粟之高義也就罷了,竟然還大談吃蛙之道!
不過他轉念一想,又覺得這幾個混賬寫得有幾分道理。
大明那些讀書人,之所以不為大明效力,不就是拿伯夷叔齊這倆人當幌子嗎?
朱植這幾個混賬雖然文章做得不咋地,但罵得倒是挺爽快的,讓咱看了都甚為舒坦。
“來人呀,把朱植、朱楩、朱松幾個混蛋給咱抓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