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滿意,那就是吳家老太爺只有一位夫人,身邊無妾無通房,膝下也只得兩個兒子。長子吳大老爺管著家裡的生意鋪子,可身邊也只有一個妻子。江家老太太覺得這是吳家家風嚴謹的緣故,於是不顧江老太爺的反對,硬是將大江氏許給了當年剛剛中了秀才的吳家二老爺。
為了這個女兒,老太太可以說是機關算盡,可偏偏大江氏命不好,剛剛下定,吳老太爺便驟然去世,吳家全家守孝,大江氏的婚事只能推遲。直到十七歲那年才嫁到了吳家,入門便不得吳老夫人的喜愛。老人家迷信,覺得剛和江家定親自家夫君便離世,定是那大江氏命不好衝撞的,之所以仍舊將她迎進門,不過是不想因此得罪了當年仍在京都為官的江老太爺。
大江氏出嫁後接連生了兩個女兒,第二胎時難產,以後再不能生育,無奈之下便選了自己身邊一個老實規矩的陪嫁丫頭讓丈夫收了房,生了兒子後便將她抬為姨娘,而那男孩也名正言順的認在了大江氏的名下。當時吳老夫人雖不滿意,可看在江家有權有勢的份兒上,雖然嘴上冷嘲熱諷幾句,也不敢太過刁難這個小兒媳。那大江氏雖不討婆婆喜 歡'炫。書。網',可仗著父親的權勢,也在吳家平靜的過了幾年,可這份寧靜卻在江老太爺致仕之後被打破。
那吳二老爺自打娶了大江氏,於仕途上便再無進展,考了多年也不過中了個舉人,江老太爺也曾想過提拔女婿一番,可最後總是因為種種緣故不了了之,後來吳二老爺雖然花錢在當地買了個小官兒做了起來,可到底不如意。如今吳老夫人肩上少了江家的壓力,再不遮掩對大江氏的厭惡,將自己丈夫的去世和兒子的不順通通算到了兒媳的頭上。每當大江氏不順她意,便以無子休棄相威脅。大江氏雖沒親子,可丈夫卻有庶子認在她名下的,這無子的名頭其實並不能成立。她心知婆婆不過就是用此來打擊她,可偏偏名分尊卑擺在那裡,她也只能忍氣吞聲。
而吳二老爺雖然疼惜妻子,可也架不住母親三番五次的吵鬧和折騰,最後也只能漸漸的疏遠大江氏。大江氏心中悲苦無人訴說,這能偷偷寫信給身在巒城的母親。可又怕孃親為自己傷神,每次也只敢說上那麼一兩分,可即便如此,也讓江老太太氣憤異常,只是一直在丈夫和兒子的勸說下忍耐罷了。
幾年前吳二老爺病逝,江老太太更加擔心女兒在婆家受氣,幾次打發家人去詢問,可偏偏每次見面吳老夫人都要守在一旁,江老太太派去的管事婆子愣是沒找到機會單獨和大江氏說上話。
季貞兒嫁到江家時大江氏已經守寡,當時便隱隱聽說她受到婆母苛待,老太太幾次三番想將女兒和外孫女接回孃家皆被吳老夫人拒絕,有一次更是讓老太太派去的婆子沒臉,當著眾人的面便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她既入了吳家的門,那便是吳家的媳婦。你們江家想把閨女接走,那便等著接我吳家的休書!”
雖然當時吳家二老爺早已過世,吳老夫人所謂的休書也不過就是無言亂語,可畢竟她是大江氏的正經婆母,吳家的一家之主,她不肯放人,江老太太便是心裡氣憤也無可奈何。那吳老夫人對大江氏可謂是恨之入骨,四年前重病之時還給身為吳氏族長的大兒子留下遺命,讓大江氏留守吳家替她守孝,當時氣得江老太太將上房內的擺設摔壞了大半兒。
吳老夫人過世後,大江氏的處境雖然好上一些。可分家時卻是吃了大虧的,偌大的家產,大江氏一房只分到五千兩銀子和三間鋪面。因兒女年幼,只能帶著孩子仍舊住在老宅依附大房生活。大江氏不懂經營,可又不放心將鋪子交給大伯一家代管,因此多年下來也只是為此生存而已。
去年吳老夫人的孝期過後,吳家大房的獨子要進京趕考,全家為了兒子搬到了京都,大江氏這才鬆了一口氣。老太太急匆匆的去信想將女兒接來,不想卻被婉拒,說是庶子生病,家中還有一些瑣事未曾處理。老太太本是不開心的,可後來看了大姑太太託人寫給她的信,不過兩日便又眉開眼笑了。
“什麼庶子生病,那不過就是個糊弄人的託詞。”江寒之坐到榻上,喝了一口茶後將茶碗遞給妻子,“據說大姑母本是要來的,可吳家大表妹卻不同意,說她們吳家二房已經落魄,若是此時來到江府,難免被人說成是投奔,因此說服了大姑母,說要將家裡的鋪子先支撐起來,待家境好轉再來探望老太太。”
“吳家大表妹倒是個有主意的姑娘。”季貞兒讚道。
江寒之扯扯嘴角,“當年吳家分家之後,大姑母分得的財產有限,雖然仍舊住在祖宅,可卻早就分火另過,她們母女幾人生活的極為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