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隊便向方陣衝去。
遼兵使的是藤牌長矛要踏周軍的營盤,周兵靠的是弓箭大刀要把遼兵趕下河去,各不相讓,正鬥得難分難解。
時已近午,忽有城內王彥超派人來報:“吉蘭泰另又派遣數萬步騎,現正攻我北門,來勢洶洶,請發兵襲其側翼,以分其勢。”
符彥卿得報,忙令張昭領五千兵馬前往城北攻遼兵左翼以援城內周兵。一時間,忻州城外,兩處戰場,喊殺連天,金鼓震地。哪耶律安見符彥卿分兵去援王彥超,認為得計,頻頻在東線增派兵力,令上官格領著四員悍將,左衝右突,掩襲周營。
符彥卿見了,也令李剛率領六員戰將,三千驍騎,繞到遼兵後面,攻擊他的後隊。遼兵見後隊被攻,也忙調兵遣將堵截,雙方人馬,一時亂作一團,鬥在一堆,打得難分難解,死傷累累,一直戰至傍晚,方始各自收兵回營。夜間一經清點,兩處戰場共計陣亡三員戰將,二千餘士兵。
估計遼軍傷亡亦不下這個數目,但畢竟遼軍人多,周軍人少,且眾人皆稱上官格手下四將驍勇異常,如果明日遼人增兵再戰,只恐營盤難保。便趁著夜色朦朧,把士兵全部撤進城內,憑城固守,一面修本飛報朝廷。
牧馬河對岸的遼兵,次日發現周軍已撤進城裡,便蜂擁過江,佔據了周軍原來的營盤,反堵圍著忻州城東、北兩門了。
快馬傳書很快就把符彥卿的奏本送到晉陽城外的御營,周帝得報大怒道:“遼寇果然兇悍,傷我幾員戰將。汝遼邦有勇將,難道我中原就無勇將麼?”
立遣張永德、李筠領了驍將史彥超,率兵三千,一同前往救援。臨行之時、周帝對張永德,趙匡胤叮囑再三,必須力保忻州。倘若忻州有失,遼兵南下、則攻取晉陽便成畫餅了。又對史彥超道:“遼寇剽悍,傷我數員戰將,先皇在日,曾多次對朕提及卿勇冠三軍,並譽卿為猛張飛。此次解忻州之圍,非卿莫屬。”
史彥超聽得皇上誇贊,甚為得意,洋然答道:“皇上放心,這幾員番邦小將,在臣眼中,不過是田中瓜,樹上果而已,待微臣前往忻州一一摘來,博陛下一笑好了。”
說起這史彥超,乃是史弘肇的族弟,生性勇猛魯莽,多立戰功,每臨戰陣,大都衝鋒突前。當年曾在郭威麾下效力,郭威鎮守鄴都時,曾身陷敵陣,被百餘遼騎圍困,身邊只有數騎人馬,形勢十分不利。正在外圍作戰的史彥超見了,拍馬提刀,殺進敵陣,一陣左砍右殺,殺開一條血路,把郭帥引了出來,因此深得郭帥讚賞,稱他為猛張飛。如今符彥卿忻州被困,周帝想起史彥超勇猛過人,故派他前去解圍了。
當日張永德偕同李筠、史彥超等人,領兵來到忻州地面,只見忻州城外,遼騎三五成群,七八成隊,呼嘯馳突,四周索戰,有兩員頭目領著七八騎,看見又有周兵大隊人馬逶迤而來,不但不閃讓,反倒彎弓搭箭,不斷向這邊射來,更而高聲呼喝嘻笑,分明是在*嘲弄。哪史彥超是先鋒,帶的人馬正走在前頭,見遼兵如此放肆,不禁惹得心頭火起,大喝一聲:“番狗休得無禮,史爺爺收拾你來了!”舞起大刀,領著二十個貼身親兵,拍馬衝了過去。哪幾個遼兵見這二十騎周兵衝了過來,也是不退不讓,刀槍並舉,接住廝殺。鬥了一會,看看鬥不過周兵,便匆匆後撤。史彥超看著得勢,只是緊緊追趕,毫不放鬆。哪些遼兵被逼得緊了,落荒而逃,也不回營壘,卻趟水過河而去。史彥超哪裡肯罷休,一路緊跟不捨,哪二十騎親兵隨後緊跟上去。
張永德見了大吃一驚,部隊剛到,人地兩生,恐他有失,忙命李筠率二千人馬,隨後跟進接應,自己先領著一千人馬進城與符彥卿會合去了。
且說這李筠領著人馬,按著史彥超的去路趟水過河,尋蹤追去。但是走了老遠,卻聽不到前面半點音響。再往前走,只見前面一帶樹木茂密,陰森籠蔥,不免心下疑慮,不敢貿然闖進,正在猶豫間,忽地一聲號角響處,樹林裡冒出無數遼兵,衝出兩員遼將,戟指大喝道:“殺不盡的狗南蠻,快快過來納命!”
李筠大吃一驚,知道中了遼人的伏擊。但還倚仗著自己有兩千人馬,便指揮士兵殺了過去。卻不料哪遼兵越來越多,不斷從樹林裡蜂湧而出,李筠心想:“大事不好,中了遼人的圈套了。”這個時侯也考慮不到去救史彥超了,自己逃命要緊,忙令士兵以後隊作前隊,立即衝回城去……
再說那張永德,帶著一千人馬,進城會過符彥卿,說起史彥超趟了過河追殺遼兵一事,符彥卿失驚大叫道:“壞了!壞了!史將軍中計了。”
張永德忙說:“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