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匡胤笑道:“二弟所見不差,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遼人用火器攻我忻州,肯定不會防我也用火器攻他大營。再者,用火器者,軍需庫內必備有煙硝火藥,我用火攻必先探明他的火藥貯藏之處,以火攻之。火藥一但遇火,必然燃燒爆炸……”
張朝訓忙答話道:“將軍大可放心,遼人火藥貯藏之處,下官早已打探清楚,就在東門之外,牧馬河邊山岡上的一座帳蓬,帳篷四角各樹一竿紅旗,夜間懸著紅燈,是極好分辨的。”
趙匡胤忙問道:“參軍對遼人火藥貯藏地點如此關注,莫不是你們也有偷襲這個帳篷的打算不成?”
張朝訓道:“不錯,符大人正有這個打算。小將連日來都在箭樓上觀察,看得最是清楚,也曾派人夜間探明路徑,正準備這兩天內動手的了。”
趙匡胤大喜道:“英雄所見略同!如此更好,就請參軍報請符帥,把哪探明路徑計程車兵速速送來我處替我引路,我也正待夜間派人前去探路呢……”
便請張朝訓立即回城將自己的計劃告知符帥,一是火速把幾個探路士兵送來。二是把城內主力佈置在東門,準備好火攻器物,看號炮為令,也要鼓譟出城出擊遼軍正面,再分兵同時由北門出擊北門外的遼軍。
彥卿聽了,命朝訓立即把幾名探路士兵帶出城去交與匡胤,一面又按匡胤囑咐安排人馬,做好準備,只等今晚配合出擊遼兵。
那張朝訓出到匡胤營中,把彥卿的話轉告匡胤,匡胤立即召集三軍將領,佈置火攻之計:“……今夜子初一刻、把七千人的後軍調作前軍,佯作主力部隊,準備好火把、火箭、火炮、焰火等物,聽中軍號炮為令,向遼軍左側進攻。進攻時必須金鼓齊鳴,鼓譟而進,務必儘量把遼人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又令王審琦、石守信率三千人馬悄悄繞到遼軍後面,亦以中軍號炮為令,發動攻擊。
彭壽、張瓊、李漢瓊、郭德平、郭德安五人領五千潞州人馬,入夜之後繞路至牧馬河畔先行埋伏……
密密分派已定,夜靜以後,三軍悄悄起程靠近忻州,挨至剛交子時,驀地“轟!”“轟!”“轟!”的一連三聲號炮,前軍七千人馬擎著火把,齊聲吶喊、鼓譟著衝向遼營,把火箭、火球、火雷、焰硝等投向遼營。遼人雖有戒備,但士兵皆在熟睡之中,一時未免慌亂,一面救火,一面應戰。
不料就在此時,忻州城門大開,城中人馬也是亮著火把,攜著火器,鼓譟而出,向大營前面攻來。
……同時,大營後面,又有一支人馬涉河踏營而進,火攻貯藏火藥帳篷……
一時之間,東門外的遼軍三面受敵,前面營房多處著火,一片火光熊熊。後面火藥帳篷更是連連爆炸,聲徹雲霄,遼兵既要救火、又要交戰,以無備對有備,又是黑夜之中混戰,難免吃虧。也弄不清周師究竟多少人馬,只得且戰且退,向北門城外部隊靠攏。
誰知北門城外遼軍也同時受襲,兩軍相遇,一時也想不出對策,只得合做一處,倉忙向北撤去。
匡胤見遼軍後撤,揮兵趕了一程,也怕遼軍有埋伏,便鳴金收兵,回忻州與符彥卿會師去了。
正是:彼此同時用火攻,棋高一著借東風。機靈應變為強者,出奇制勝便成功。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第七十二回:匡胤立功加官晉爵 韓通進讒反受責難
符彥卿見是趙匡胤前來為他解圍,倍覺高興,攥著匡胤的手道:“遼兵已退,忻州安然無恙,全憑大郎神勇。大郎此次北征連戰連捷,真乃國之干城也。如今你我兄弟雖然同朝為官,但終是聚少離多,今日在此相見,實屬偶合,不如就請移駕進城宴敘幾盞,再談公事。”
匡胤笑道:“大兄弟盛情相邀,小弟亦自樂於奉陪,但如今是皇命在身……”說到這裡,便把皇上已決意班師,現在派自己來解忻州之圍,目的是:……請三位將軍立即回晉陽匯合,以便同返汴京……等上諭一一告知。
彥卿聽罷,長長的吁了一口氣道:“皇上此次北征,急於求成,未免太過倉促。如今既已下旨班師,也可算是亡羊補牢吧。”
匡胤笑道:“大兄弟既知皇上此行倉促,你是個皇親國戚國舅爺,又是三軍統帥,怎麼不進言勸諫?”
彥卿嘆道:“大郎別取笑了,你與皇上情同骨肉,我這個國舅能比得上麼?真正有權有勢的皇親國戚都在咱們頭上呢,皇上求成過急,看來都只為取得軍威以服眾,你我除了捨命相賠之外,又豈有諫阻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