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部分

這樣換來換去,讀者一看就明白了,趙延壽手下一兵一卒都沒了。地盤也沒了。儘管頭上還領著一堆官銜兒,實際上卻成了巴彥哈卡手下一員偏將。

說罷遼邦,又說河東,舊事重提:且說那劉知遠心裡只是想自己當了皇帝,那裡會有心去救石重貴?更是無意立即出兵與遼人爭戰,不過是順應眾將士之意,只派一支人馬走出來跑一趟耀武揚威罷了。又因得知娘子關前來了幾路人馬,就令史弘肇帶了財物糧草前去犒賞各路人馬,以攏絡人心。今聞契丹兵馬經已遠去,便趁機來個順水推舟,下令班師回朝。

如前面第二十五回所說,那劉知遠在群臣的一致擁戴之下,承繼了晉統為帝,一面派使四出告諭北平王登基為帝之事。一面與臣下商量南下奪取汴京的大計了。

朝堂之上,召集文武百官,共商進取。蘇逢吉,蘇禹珪等獻策道:“皇上此行,目的是汴京,欲取汴京,必須先平河北。河北既平,則汴京在我掌中矣。依臣之見,應從井陘出兵,先取恆,定。若得恆,定,那汴京耶律德光則如甕中之鱉矣。”

史弘肇聽了,冷笑道:“似爾這等書生之見,曉得什麼用兵?恆,定,泰,雄四州互為錡角,原有吉蘭泰,巴彥哈卡兩個各有遼兵把關,近日耶律德光又把杜威放回恆州,讓他依舊統領他那班舊日的嘍囉,也有二,三萬人。合算起來,足有五,六萬之多,如今皇上若領兵臨恆州,豈不受四州之兵前後夾擊?”

慕容彥超道:“如直出恆州,倒不如下潞州取道絳,晉。絳,晉二州原來的晉兵本來就不多,如得絳,晉,再出陝州則易如反掌耳。”

劉知遠目視郭威道:“卿意如何?”

郭威見皇上動問,徐答道:“依臣之見,遼人雖佔汴京,但管治無方,眾心不一,近日已多處動亂,料那耶律德光必不能安居梁園。我大漢立國之始,既無人犯我,我亦不妨靜觀大局,暫且勵兵秣馬,靜待其變,然後一鼓而下。”

劉知遠聽了,深以為然,遂暫且按兵不動。只是派探子四出偵察,但有動靜,立即回報。不一日,有探子來報,說道日前遼國永康王兀欲帶領大隊人馬,押解著石重貴,回上京去了……又據探子報知:兀欲人馬路過井陘時,不知是一*路人馬在娘子關設伏,趁夜裡搶了他一批財物……。

劉知遠聽了,撫案嘆道:“痛快!搶得好!不知是那路人馬?比咱們想的周全。”

(127)

史弘肇恨的敲著腦袋說:“俺當時恁的就沒想到這塊?要不,咱當時也不趕著回來,打他個伏擊,撈他一把!”

又過了半月有餘,忽又得到八百里加急情報,說道兀欲已從上京回汴京,帶來太后旨意,遼主耶律德光只委蕭翰為汴梁留守,自己與兀欲一齊北返上京,並已啟程了……

這日,北平王劉知遠正與百官朝議,得此訊息,滿朝文武一片歡騰,北平王道:“遼主北遁,只剩一個蕭翰,兵微將寡,何足掛齒?光復汴京,此其時矣。”遂下旨太原尹劉崇會同樞密使楊邠調集糧草,各將領彙集兵馬,剋日發兵。

不料僅僅過了四天,八百里加急情報又陸續傳來喜信:說道……遼主耶律德光行至欒城突患急病,情況危殆。

又一日,快馬又報:……耶律德光昨日死於殺狐林……

次日,又接快報:耶律德光剛死,兀欲立即自立為天皇大汗,並在恆州封石重貴的廢后馮雨憐為天皇大汗皇后,隨即統全師匆匆北去……

高祖得聞信報,以手加額道:“昊天有靈,佑我中華。國家當興矣。”並對百僚道:“遼主絕命於殺狐林,實乃天譴。此殺狐林,實乃殺胡林也。”隨即頒旨,將殺狐林更名為殺胡林。以記今日之事。

旋又笑道:“遼主暴斃于歸途,實是死得不明不白。兀欲乘喪奪位,並封廢后馮氏為後,內中必有不可告人之私情,月裡朵豈能容得?遼國從此多事,此後無暇南侵我中原矣。”

朝中百官聞信,山呼萬歲,齊向北平王朝賀。奏請皇上下旨傾師東出,盡殲遼寇。

一群武將更是磨拳擦掌,恨不得馬上出師井陘,殺他個片甲不留。

知遠笑道:“諸位稍安無躁,豈不聞兵法有云:歸師莫掩,窮寇莫追。何況遼人此次北歸,人馬不下二十餘萬,傾我晉陽全國之兵,猶不及其三分之一,無謂與之相抗。何況兀欲此次北歸,遼人必生內亂,我大可作壁上觀,儘管前去收拾汴京就是了。”

於是,下旨剋日南征,封樞密副使郭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兵二萬,東出娘子關,候遼兵過盡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