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4部分

馮德麟處,巴不得能把馮德麟的二十八師支出奉天省去。

馮德麟雖然是草莽出身,性格暴躁,文化程度也不高,但偏偏執拗的要跟張作霖對著幹。張作霖讓他出師南下,他偏偏按兵不動、坐守奉天的地盤,至於北洋政府的命令現在就是一紙空文,連軍餉都派不下來誰還聽從命令?

幾天之後,段祺瑞好不容易等到東北的回覆,卻是無兵可援,心中不禁失望透頂。他與陸建章商議,決定私人湊一筆軍費,將原先準備北伐蒙古目前駐紮在陝甘、熱河、晉綏等地的中央第二師、中央第四師、中央第六師和中央第七師抽調回來,再加上南苑的第八師、第十一師,足以跟南方再打一場決戰。

陸建章這段時間與黎元洪走的很近,早就在盤算自己的出路,不過段祺瑞孤注一擲的計劃他覺得尚有可為,如果能拼出一個劃江而治的局面也不錯,就算失敗了再投降不遲。於是立刻答應了段祺瑞,隨後著手組織“救國籌安會”,向還沒有歸附南方的諸省募集資金。

馮國璋是在八月九日抵達北京,之前他在天津停留了兩日,專程拜訪了退居幕後的另外一位北洋元老徐世昌。徐世昌雖然念念不忘北洋的正統地位,可是時過境遷,連大總統都仙去了,北洋再無迴天的可能。馮國璋把南方的意思告知了徐世昌,並一起探討了可行性,之前徐世昌尚有顧慮之處,畢竟摸不清楚吳紹霆這個年輕人的底細。後來馮國璋說出吳紹霆已經答應聯姻,由此可見還是有所誠意,這才讓徐世昌趕感到安心。

徐世昌與馮國璋議定,趁著這次北上為大總統憑弔之際,再與京城的幾位北洋重臣協商,聯名向南方停戰議和,並著手整頓北洋內部迴圈漸進的改組為政黨。徐世昌已經在天津坐而待沽許久,也早盼著藉機出山,而馮國璋此次到來正好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至於段祺瑞最近搞的動作,二人早有風聞,不過並不打緊。哪怕再給段祺瑞一千萬的貸款,北洋政府也絕對壓不住南方的氣焰。更何況上哪裡去搞一千萬的貸款?傳聞與日本人達成的協議能獲得一筆援助,最好的可能也只是與南方劃江而治,可是分裂中國的罪名誰擔當的起?軍閥割據這麼多年,還沒聽說有人敢自立為王。

只要能拉攏一部分北洋舊人,大可撇開段祺瑞另立門戶與南方議和。

抵達京城之後,馮國璋派副官師景雲先去總統府打點憑弔,他與徐世昌則迫不及待的分頭拜訪幾位早就稱病在家的北洋舊人,包括梁士詒、陸宗輿、王士珍、黎元洪、周自齊、周學熙等人。黎元洪、梁士詒之流很容易被說服,他們早就等著南方派人來拉攏自己。周自齊和周學熙這些保守派卻只說隨勢而流。

倒是王士珍衝著馮國璋破口大罵了一陣,痛斥馮國璋是北洋叛徒。

“咱們北洋豈能像南方低頭?戰場輸了無所謂,但是氣節上絕不能輸。我原以為段芝泉是一個可惡的投機分子,沒想到你馮華甫更離譜,大總統屍骨未寒你竟說出這樣背信棄義的言論,我可算看清楚你的德行了。現在想來,段芝泉孤注一擲雖然魯莽,可好歹有一副骨氣在這裡,哪像你!就算你保住了咱們北洋的名號,那也是狗尾續貂之舉。”

馮國璋討了一個沒趣,灰溜溜的離開了王士珍的府邸,其實他知道王士珍是一個死板不肯變通的人,只不過王士珍在北洋內部名氣極大,若能拉攏其站在自己這邊事情就算成了一半。就目前看來,王士珍倒是自成一派,既不支援段祺瑞頑抗,也不支援議和,索性就由得這孤寡老人去了。

第717章,段祺瑞突襲

到了第三天,袁世凱蓋棺出殯,返回故里之日,馮國璋這才施施然趕到總統府,於袁世凱靈位之前抱頭痛哭了一番,顫顫巍巍的與袁世凱親人一起扶上棺木,一路陪同到火車站,親自扶靈上車。北洋眾人站滿了整個站臺,直至火車開動之後,眾人仍然含淚目送許久,悲慟情緒久久難以釋懷。

眾人陸續從火車站出來,相互惋惜幾句,之後各自打道回府。

這時,一名在街邊早已等候多時的軍官快步迎到馮國璋面前,恭恭敬敬的說道:“卑職何忠旭見過宣武上將軍。”

馮國璋一邊用手帕擦拭眼角,一邊問道:“何事?”

何忠旭說道:“在下奉段總理之命,請宣武上將軍移駕總理府一敘。”

馮國璋想到自己到北京已有數日,但至今還沒有正式與段祺瑞見上一面,也知道段祺瑞肯定是想拉攏自己與南方頑抗,正好趁著這個機會跟段祺瑞攤牌。他微微的點了點頭,說道:“知道了,你回去告知芝泉,稍後我自會前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