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口雄心陷入了一陣尋思,臉上凝重之色越來越明顯,內閣會議對這次中德盟約洩密事件非常看重,而這也是發動協約國聯合制裁中國的大好時機。日本陸軍部和參謀本部早已在為這件事進行周密的準備,在這個節骨眼上怎麼能說放棄就放棄呢?
嘆了一口氣之後,他語氣帶著焦慮的說道:“前天中午我接到國內發來的電報,內閣會議已經快要透過新增兩個常備師團的方案,西園寺閣下和其他同仁已經無法阻止目前國內激動的輿論,這僅僅是時間問題。另外第五師團的重建,以及第七、第十二師團東渡朝鮮的計劃,雖然陸軍部還沒有上報,不過這三個師團早已開始進行前期準備了。”
竹本公久精神一振,他連忙問道:“如此說來,陸軍部真的打算從朝鮮向滿洲方向挑起事端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在下認為應該抓緊時間才是。”
濱口雄幸憂心忡忡說道:“恐怕是這樣。畢竟半年前中國就開始整頓東南沿海的海防,據說福建新修的海防工事足以應付我們日本全員海軍的進攻。臺灣總督召集過他的手下進行分析,如果要從海上發動進攻,最快也要消耗四個月的時間才有可能打破中國的海防缺口,而且僅僅是可能。”
頓了頓之後,他又嘆了一口氣,說道:“你所說的抓緊時間,是要在中國準備充足之前發動戰爭,對嗎?”
其實現在只要稍微有點政治眼光的人,都能看出吳紹霆執掌中國統治權之後的國際態度,這個年少輕狂的領袖根本不會再用以往的外交習慣來應付外來壓力。從一年前開始,吳紹霆單方面對日本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他在國內接二連三推銷“日本敵對論”,從目前中國各大報紙的新聞方向不難看出,中日之間的矛盾正在持續增溫。
吳紹霆絕不只會是紙上談兵,既然他能在青島戰勝日本一次,必然還會做好下一步軍事摩擦的準備。不得不說,日本目前的常設兵力實在有限,再加上近十年來側重點都在海軍身上,陸軍的軍備早已跟中國脫節太多。如果不能搶在中國完成戰前準備之前發動突襲,只怕下一次中日衝突仍然很難預料。
“公使先生,這一點應該不用在下多說了才是。旅順司令部情報科已經偵查到北京最近一段時間的動向,中國僅僅用了四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北方第一集團軍的建制,這可是將近十萬人的兵力,再加上東北的幾個軍閥一改往日的態度,根本不再跟我們合作。我們在東北的勢力大不如前,而相比之下中國軍隊的實力正在與日俱增,這是一個危險訊號呀。”竹本公久鄭重其事的說道。
“你說的對,只是如何採取軍事行動,我們是插不上嘴的。但我相信如果要再次發生中日軍事衝突,我們的軍隊絕不會再像青島那次一樣掉以輕心,必然會做好所有準備,佈置更為精密的作戰計劃。”濱口雄幸語氣凝重的說道。
“希望如此,不難想象,下一次中日軍事衝突將是我們跟中國人決定亞洲霸主地位的時刻,如果我們失敗,那就意味著從明治維新發展今日的成果全部將付諸東流,我們很可能會重新被打回弱國的地位。”竹本公久深沉的說道。
“不管怎麼樣,今天晚上我們一定要促使協約國遵從軍事約定,英法俄三國必須站在我們這邊,繼續保持對中國施壓的態度。”濱口雄幸嚴肅的說道。
“沒錯。”竹本公久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不過,在此之前青島善後問題仍然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濱口雄幸話題一轉,臉色和語氣同樣沉重的說道。
聽到這裡,竹本公久也感到這件事困難重重,正因為吳紹霆是一個對日政策強硬的人物,很有可能青島善後問題無法得到妥善處理。可第十八師團將近四萬人的俘虜,以及第二艦隊所有主力艦隻,這可是一筆不小的代價。
沉思片刻之後,他立刻提議的說道:“公使閣下,我認為我們可以稍微更改一下對華施壓的辦法。也許,我們可以用暫緩對華施壓來換取南京政府的妥協,先把我們俘虜和船隻要回來。反正陸軍部擴編陸軍和向朝鮮調兵需要時間,而這段時間正好可以用來矇蔽南京政府。我想,這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濱口雄幸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不過依舊有幾分遲疑的說道:“你的辦法確實可行,但主動權始終不在我們手裡。以我對吳紹霆的瞭解,他未必不會識破這個伎倆。不過沒關係,我會盡力一試,哪怕再多加一起籌碼也要把我們計程車兵要回來。”
竹本公久又道:“不過,這隻能是我們日本單方面與南京政府接觸才是。至於跟西方人見面時,我們還是要爭取他們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