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3部分

整個戰列艦的後方接二連三的傳來爆炸聲,甚至還燃起了一道熊熊的火光。日本水兵的驚叫聲此起彼伏,成為爆炸聲之後最劇烈的動靜。

三十枚魚雷一共命中了十二枚,魚雷機從相對水平面直接瞄準,精準度大有提高。

一艘掃海艦一次性受到了三枚魚雷的衝擊,艦身嚴重受損。水兵們好不容易撲滅了大火,可是船身的漏洞實在太大,短時間之內根本無法修補,過了幾分鐘的時間船體已經呈現出下沉的趨勢。然而艦長仍然不肯放棄,讓水兵和工人無論如何都要進行搶修,勉勉強強維持住了船身下沉的速度。

所有魚雷機在投下魚雷之後,連歸隊都省了,直接調轉航向返回膠州空軍中轉站補充彈藥。膠州空軍中轉站距離膠州灣交戰海域不過才二十多里的路途,飛機往來最快只要十多分鐘的時間,這次作戰任務就是利用魚雷機無限次補充彈藥,直至把日軍補給艦、掃海艦全部炸沉為止。

“黑蝙蝠”中隊則依然留在原地繼續圍攻丹後號,他們的作戰計劃十分明確,所有戰鬥機只盯著一艘戰列艦進攻,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造成最嚴重的創傷。

從空襲開始到現在,前後一共經歷了二十多分鐘不到,丹後號上早已時傷亡慘重。

所有水兵都不敢輕易上甲板,只能躲在艙口偷偷摸摸的射擊。而“黑蝙蝠”中隊三十架飛機的全部炸彈都招待在了丹後號身上,就算遠遠不止於把丹後號炸沉,可好幾門船首炮和船舷炮都被炸壞了,整個船身偏體鱗傷、多出起火。

就在第四輪俯衝射擊時,一隊日本水兵看準時機從側門發動排隊射擊,其中一顆子彈射穿了擋風玻璃擊中飛行員的胸口。這名飛行員利用自己最後一絲意識,操作著戰鬥機順著俯衝的路線直接向丹後號艦橋上衝撞過去,隨著一聲劇烈的“轟隆”爆炸聲,他用自己和飛機的生命換來了一次對丹後號的重大打擊。

當丹後號艦長伊藤平一郎看到飛機迎面衝來,他瞪大了眼睛,一時間完全僵持住了。附近的副官、參謀官趕緊上前將他撲倒在地上,可是飛機撞破指揮室玻璃窗時,一股強大的炙熱感仍然從他的脖頸襲遍了全身。很快飛機的燃料管和引擎發生爆炸,火焰的破壞力把整個指揮室都夷為平地,在場的軍官除了幾個職位較低站在靠後位置的倖免於難,其餘全部葬身火海。而就算那幾個倖存者也不見得好到哪裡去,不是重傷就是毀容,他們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天發生的事情!

中央堡壘瞭望臺,麥爾瓦德克驚喜的大呼道:“他們的一艘戰列艦爆炸了,就在戰列艦的艦橋位置,哦,我的天,中國的空軍簡直出乎人的意料。”

其他德國軍官也都感慨萬千的紛紛議論,在歐洲幾乎所有人都沒在意飛機的作用,而在這個時候那些看上去脆弱的木結構飛機居然能讓鋼鐵巨人似的戰列艦受到重創,這真是化腐朽為神奇的一戰。不少人在心中記下了這一筆,決定要好好討論關於德國空軍的發展問題。

站在一旁的李根源臉色卻沒有太好看,他剛才透過望遠鏡是親眼看到一架飛機撞上了艦橋,那可是一名飛行員的生命呀。

麥爾瓦德克找來自己的副官,快速的下達了最新命令:“通知第四守備隊,讓他們帶上大炮前往俾斯麥山的西南方向,這時候我們應該加大針對膠州灣內的火力,一定要重創第二艦隊的主力艦。”

副官大聲的答道:“是。”隨後快步離去。

十分鐘後,擔任預備隊的第四岸防守備隊完成集合,全隊一千兩百名士兵,攜帶了八門不同口徑的大炮前往俾斯麥炮臺山下的海岸附近。在這裡有一道早年修築的護牆,原本是用來提防清軍會從內陸發動進攻,儘管這些年一直沒用上,不過按照德國人刻板的思想還是每年保證護牆的修葺維護,因此這個時候仍然是一道不錯的炮位防護。

第四守備隊完成炮兵佈防,所有士兵各就各位,藉著照明彈的光亮八門大炮逐次開火。他們的位置距離海邊僅僅只有一千米不到,而與膠州灣海面上正在激戰的第二艦隊相距不過兩公里,正在炮彈有效射程之內。

第二艦隊主力艦很快就感到了壓力所在,儘管在戰艦數量上他們佔據優勢,可是面對德國巡洋艦的進攻,再加上陸面上不斷出現的炮兵部隊,在炮火上顯然佔不得一點便宜。尤其是陸面上的炮兵神出鬼沒,這邊開炮,那邊也開炮,幾乎無法集中火力應付。

就在這時,更換完畢彈藥燃料的“大白鯊”魚雷機中隊再次來到膠州上空。

“黑蝙蝠”中隊在看到“大白鯊”中隊到來之後,適時的撤退返回膠州填補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