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上原勇作感到弗倫奇大元帥太過目中無人,但事實擺在眼前,就連他自己都對春川失手感到奇恥大辱。最終只好一言不發,把滿腔鬱悶之氣全部壓在肚子裡面。
經過連續七個小時的討論大會,聯合參謀部總算得出一個淺顯的結論,那就是日本國由上而下已經厭倦這場戰爭,前線計程車兵們要麼已經失去鬥志,要麼正在快速流失鬥志,總之春川的失敗為中日戰爭蓋上了棺材蓋,用不了多久還會在這個棺材蓋上釘上一枚釘子。
弗倫奇大元帥心有不甘,他精心策劃的連續奇襲計劃才剛剛初見成效,弗倫奇軍團從戰略高度上來說,已經改變了亞洲戰爭的局面,把戰場推移到中國本土上。不僅如此,為了分散中國軍隊的動能,他還故意開闢了多個子戰場,力圖讓中國軍隊疲於奔命,以此來化解中國整體的軍事實力。
沒想到一切都按照計劃一步一步的行動,倒頭來卻讓日本人捅了簍子,他怎麼能甘心如此?如果弗倫奇軍團作戰失敗,不僅對大英帝國遠東利益而言是致命的打擊,同時在亞洲再也找不到遏制中國擴張的力量了。
對他而言,弗倫奇軍團的失敗就意味著將亞洲拱手相讓,這份壓力同樣逼迫著自己不能妥協。可事到如今,還能如何扭轉局面?還能怎樣打擊中國?日本沒有增兵的可能,沙俄更是自身難保,弗倫奇軍團就連本部人馬的戰損補充都很困難,更別談擴兵!
在與約瑟夫海軍少將單獨會談之後,弗倫奇大元帥不得不親自拜訪日本首相大隈重信,希望能夠說服日本政府向朝鮮再增派兩個師團的兵力。同時又派人與駐日大使交涉,讓駐日大使瞭解目前的情況,並儘量聯絡英國政府取得進一步的支援。
只是事情進展的並不順利,大隈重信根本沒有接見弗倫奇,當初他力排眾議決定繼續對中國作戰,為此早已經肩負著極其沉重的政治壓力。可惜戰場上僅僅是曇花一現似的出現一絲希望,可是隨著春川戰爭的失利,這一切終歸化為灰燼。
此時的大隈重信早已經心灰意冷,他知道自己前面的道路再明顯不過,只怕自己切腹自盡也無法洗清這種罪過。然而,事到如此後悔沒有任何意義,當初選擇賭博時就應該料想到會有今天的下場。
至於駐日大使館同樣不容樂觀,身為駐日大使,這些年來對日政策一再失誤,無數經濟援助、軍事援助都石沉大海,對他而言日本就像是扶不上牆的爛泥巴。不難想象,春川會戰的失利也意味著他的職業生涯結束,別說向英國政府求援,現在明哲保身都是一個問題。
第1083章,琉球
不容樂觀的前景一下子籠罩在聯合參謀部頭頂,這塊烏雲揮之不去,就連這些坐鎮後方的高階軍官們都感到心亂如麻。整個英日聯軍的指揮層對戰爭失去了信心,可以想象接下來的戰爭會是什麼局面。
然而就算所有人都不抱希望,但弗倫奇元帥依然不能輕易放棄。
這不僅僅是因為他軍人的榮譽,更是關乎到自己的前途和大英帝國亞洲的利益。
既然不能求進,那就只能先退一步!弗倫奇元帥很快制訂了第二套戰略方案,這是一套非常原始卻是目前局勢之下唯一可行的辦法。他決定放棄遼東戰場和朝鮮戰場,讓弗倫奇軍團儲存生力軍撤退下來,然後轉向南亞戰場。
其實早在弗倫奇軍團開戰之前,南亞戰場已經被列入這支部隊作戰的範疇之內。但對於當時雄心勃勃的弗倫奇元帥來說,被動的參與南亞防守作戰,簡直不是這支奇兵的作風,更不能發揮奇兵奇襲的效果。
可是事到如今,遼東戰場毫無希望可言,協約國的盟友已經證實了他們的無能。
一旦中國結束朝鮮戰爭和遼東戰爭,必然會調集更多的軍事資源放在南亞戰場上面。南亞是英國在亞洲利益圈的門戶,印度、海峽殖民地都在南亞。反正弗倫奇軍團之前在朝鮮和遼東開闢戰場,目的就是牽制中國威脅南亞。牽制作戰失敗,只要還有足夠的生力軍,照樣可以轉向南亞做正面防守。
六月二十五日早上八點鐘,弗倫奇元帥帶領英軍諸將領在聯合參謀部大樓內,正式宣佈解散聯合參謀部。這個在成立之處引起萬眾矚目、鼓舞協約國信心的軍事機構,在歷經短短兩個時間之後,就這樣垂頭喪氣的謝幕。
在場的日本軍官們各自搖頭嘆息,他們不難推測,聯合參謀部就像是第二個聯合軍團一樣,它的解散必定會給全日本計程車氣最後一擊。日本國民從此以後不會再對政府、軍方有任何信心,甚至日本軍閥勢力將會由此開始,跌入萬丈深淵之中,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