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8部分

規模使用工業機器人,將人工失誤率降低為零。70年代的石油危機使得美國生產的8缸耗油轎車被日本的省油車打的落花流水。美國的汽車工業基本上失去了抵抗日本車的能力。80年代以來,日本的電子工業突飛猛進,索尼、日立、東芝等一大批電子企業從模仿到創新,很快掌握了除中央處理器之外的幾乎所有的積體電路和晶片製造技術,在工業機器人和相對廉價的勞動力優勢下,重創了美國的電子和計算機硬體行業,美國甚至達到導彈必須使用日本晶片的程度。一度美國幾乎人人相信,東芝、日立收購美國的IBM和英特爾只是時間問題,而美國的產業工人則擔心日本的機器人最終會搶走自己的飯碗。

美國在80年代初實施的高利率政策固然挽救了美元的信心,也嚴重殺傷了美國的工業實力,造成了日本產品在80年代大舉進佔美國市場的局面。

當日本舉國沉浸在“日本可以說不”的歡欣之時,一場對日本的金融絞殺戰已經在部署之中。

1985年9月的“廣場協議”是第一步。這個協議導致了日元的大幅度升值,幾個月之內,日元對美元就由250日元兌換1美元升值到149日元兌換1美元。那次於子蘇炒作日元也狠狠賺了一筆,但因為投入的資金總量有限,獲利總是有限。

1987年10月,世界股市崩盤。榮飛一夥人憑著先知先覺做空港股在香港股市上撈了一大筆。但美國的股市卻無暇顧及,美國在當年10月股市也崩盤了,當時的財政部長貝克向日本首相中曾根施壓,讓日本銀行繼續下調利率,使得美國股市看起來比日本股市更有吸引力一些,以吸引東京市場的資金流向美國。中曾根迫於壓力低頭了,很快日元利率跌到了僅有2。5%。日本銀行開始出現流動性氾濫,大量的廉價資本湧向股市和房地產,東京的股票增長率高達40%,房地產甚至超過90%,一個巨大的金融泡沫開始形成。

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貨幣兌換髮生如此大的變化,將日本的出口生產商打得元氣大傷。為了彌補由於日元升值所導致的出口下降的虧損,企業紛紛從銀行低息借貸去炒股票或投資房地產。日本銀行的隔夜拆借市場迅速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中心。到1988年,世界前十名的規模最大的銀行被日本包攬。房地產更達到令人瞠目的程度,東京一個區的房地產總盤子以美元計算,超過了美國全國的房地產總值!

於子蘇正是從這組資料發現了問題。

“玩什麼呢?”榮飛問。也就肯定了於子蘇和林業可的判斷。

“股指期貨。”於子蘇肯定地答道。

榮飛笑了。因為記憶裡國際熱錢正是用沽空股指期貨將日本股市拉下來的。當然,還有個“日經指數認沽權證”的新型金融衍生產品。

“估計摩根士丹利和所羅門兄弟公司正在跟日本保險業緊密接觸吧?”榮飛沒頭沒腦地說了一句。

“什麼意思?”

“慢慢給你們講。現在我們要算算可以調動的資金和手續。你們和榮氏接觸了嗎?”

“沒有。要拉上榮氏一起幹嗎?”

“為什麼不?”榮飛對打壓日本經濟並無反感。日本人欠中國的債實在是太多了,絕難用金錢計算。藉機攫取日本人創造的本屬於中國人的財富也是件替天行道的好事。道義上的事情暫且隔開,現在考慮的是如何獲取最大的利益。僅憑自己的區區力量太有限了。

“你們立即動身回香港,幫我約一下榮健先生。榮氏的金融交易不是他管嗎?我在一週後去香港。同時你們約一下李粵明,現在他手裡的上市獲得的資金要派上用場了。二個月內我這邊還可以調集5000萬~8000萬的資金。具體方案我們在香港詳談。”

1982年,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最早研製出了股票指數期貨這一具有空前威力的金融核彈。股票指數無非就是一組上市公司的清單經過加權計算得出的資料,股票指數期貨賭的就是這個清單上的公司未來股票的價格走勢,買賣雙方都不擁有,也不打算擁有這些股票本身。

而“日經指數認沽權證”本質上就是一個看跌期權,只有當日經指數下跌到某一水平以後購買者才能獲利,從而購買者就有動力去打壓日本股市,買的人越多,打壓的力量也就越大。

“你說的‘日經指數認股權證’現在有嗎?”於子蘇迷惑地問。

“很快就有了。它一出現邊會摧毀日本股市。現在摩根士丹利和所羅門兄弟公司大概已到日本與日本保險公司推銷這種在高傲自大的日本人眼裡發瘋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