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昨夜晚踏雪尋梅,凍傷了,這會子太醫們都在坤寧宮,說是生命無礙,人卻昏迷不醒了。”
太后震驚不已:“皇后不是病重著床不起麼,如何又去御花園賞梅?”
迎春避開太后娘娘銳利眸子,低頭道:“具體如何,臣妾不是很清楚,這會子賢貴妃正在坤寧宮坐鎮,首先來給太后娘娘稟報,皇上那邊尚不知情,賢貴妃的意思,如何處理,但憑太后娘娘定奪!”
太后娘娘似乎大受打擊,既為了皇后自食惡果而痛心,又因為皇后欺君罔上而憤怒,更因為皇后欺騙自己的感情而痛恨。
這就是一國之母麼?
眼下正是內憂外患時刻,堂堂一國之母,這般無有擔當,不思為君分憂也罷了,竟然為了逃避懲罰,裝病博同情,枉費自己親臨探望,三日賜藥,五日賜湯。
她竟然心安理得,受之無愧,可見一點悔意也沒有啊!
還有徐國公府,竟然內外勾結,聯合起來矇騙自己,這是把自己當成傻子耍弄麼?
徐家,皇后!
好得很!
這是不把自己跟皇帝放在眼裡了。
太后娘娘越想越是憤恨:“備轎,本宮要去親自問一問皇后,審一審天醫院,本宮要看看,她到是有病沒病!”
隨後,太后娘娘攜手迎春上了暖轎,一行前往坤寧宮。
回頭卻說元春,這會子坐鎮坤寧宮,指揮著太醫們請脈處方,熬藥餵食,心裡卻是一陣陣的狐疑。
昨夜晚,她回得宮去,左思右想一番,悄悄使了抱琴前坤寧宮探聽虛實。
少頃,抱琴回返,告知元春,她在坤寧宮瞧見了太醫院的伺藥太監高順了。
元春聞言,頓時心中一動,隨即心花怒放。只是皇后娘娘約見鷹犬田東明的暗號。只是,如今的陳女史不及元春靈活受寵,皇后很多事情瞞著陳女史。
皇后多時不私會田東明瞭,如今自己思謀拿她,她到熬不住了。可謂瞌睡遇到枕頭了。
果然,抱琴隨後被陳女史傳去坤寧宮,卻是陳女史分派抱琴前往太醫院尋找太醫副院使田東明。
元春這裡得了抱琴密保,暗暗派遣紫墨用自己繡制的荷包換下了皇后的荷包,將皇后娘娘繡品上月亮位置改了,約見田東明的時間,也由三更天改為夜半子時。
元春只是想讓皇后多等待一些時候,為了夜半皇后生病找個由頭。熟料,結果卻比她預料還要好上千百倍。
這一回,皇后別說上元佳節復出了,這一輩子能夠保留一條殘命,已經是皇恩浩蕩了!
只是,元春也十分訝異,昨夜晚,風雪並不大,為何單單御花園的落雪比別處厚了二三尺呢?
陳女史也不及下藥,如何皇后竟然這般傻愣愣凍僵了?
再有田東明,這人一貫性謹小慎微,旬日間,除了偶爾湊巧被安排金坤寧宮診脈,餘者,多半藉由留宮值夜之際跟皇后密會。
這田東明乃文武全才,雖然談不凌空取命,飛簷走壁卻不在話下。
否則,他跟皇后惺惺相惜這些年而不被人察覺了。
第110章
太后駕臨坤寧宮,驚得滿室太醫宮女噗通跪倒,瞬間滿地腦袋。
太后娘娘升位正坐,蹙眉問那賢貴妃:“皇后倒地什麼情景?”
元春一臉沉靜,把皇后的病症說了:“皇后娘娘病情已經已經穩定,說是性命無礙,只是皇后娘娘露宿亭子間,身上肌膚多處凍傷壞死,只怕將來好了,也會不良於行。”
太后娘娘滿臉背晦,一國之母,肌膚壞死,不良於行,此乃惡疾,可是做不得皇后了。
元春覷著太后面色,心中大喜,故作哀婉之色:“皇后娘娘還算是幸運了,太醫院副院使跟坤寧宮的陳女史可就不大幸運了,今早發現的時候,他們二人已然冷透了。”
太后震驚不已,陳女史陪著皇后,她能夠理解,太醫院院使怎麼也隨行?
這話在太后腦海打個轉兒,太后娘娘眼神立森冷起來:“是誰最先發現了皇后,帶來見我。”
元春應聲是:“太后有命,速帶坤寧宮侍衛統領與總管太監近前回話。”
少頃,坤寧宮侍衛統領到了。
元春出聲喝命:“太后娘娘問話,今日可是你等發現皇后娘娘?當時何等情景,照實回稟。”
坤寧宮侍衛統領高武知道自己這回難逃刑責,倒也痛快,把昨夜無端端睡死了,今日一早發現皇后失蹤,如何連著嬤嬤宮女滿宮殿搜尋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