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寶不僅與人賭注,還秘密上奏朝廷,告知道:
“大唐與吐蕃必有一戰,當在三年後!決定性的一戰,若我大唐贏了,則我可滅亡吐蕃,若輸,我大唐的形勢惡化,與吐蕃爭鬥將處於不利。
大戰的位置必在隴右河西,在於西海!
彼必出主力與我軍決戰於此,而我必破敵於此!
而大戰之前,吐蕃肯定會在兩路出擊,一攻我西域,二攻我扶、松、洮州等,除此之外,大戰之前亦會騷擾隴右諸州,朝廷不可不防也!”
奏摺明明白白,上到天皇與天后御案上,這可是邊鎮大將的上書,須當有所反應!(未完待續。)
第二五二節 交通改變命運
朝廷的大臣如李敬玄(宰相)、來恆(宰相)等皆認為,馮小寶乳臭未乾,或者武力值超群,但為帥則並不可獨擋一面,他的上奏,應該是他的師爺唆使他作出的表現,而他的師爺們,能夠有什麼樣的高度去看待軍政大事,早就輪到他們去做宰相了。
兩相國認為馮小寶之言不可信!
而且天后力撐馮小寶!
其實天后對於馮小寶,是什麼都信了?
也不一定,如果沒兩相國反對,很可能天后去反對(馮),但現在為反對而反對,你們說他是錯了,那她就說他是對了,藉此削兩相國的面子。
真要是兩相國對了,天后就厚著麵皮說“卿家所言極是!”如若兩相國錯了,那天后可以治他們的罪!
世道就是這麼不公平,既然敢於反對天后,就要有付出代價的心理準備。
天后力挺馮小寶,得到了天皇的支援,認為很有可能。
兩相國自然不服,說馮小寶年少得志,能夠有多大的能耐,去預知未來軍事動態?!
然而天皇的態度比他們更堅決,往時聽得進諫言的他不高興地道:“朕之大將,不是你們可以想象的!”
天皇聖裁,官員們只能從了,他們以馮小寶的奏摺為基礎作出應對措施:
一、徹底地結束高句麗、新羅戰事,將那裡的大將盡快西調到達吐蕃前線,主持戰事,為此,不惜與新羅講和。
二、訓令西域、隴右、扶、松、洮諸州(四川、雲南)等地守軍加強防禦,而後方而責成兵部負責支前供應。
三、各地儘快完成州府與州府之間的“水泥馬路”建設,儘快實現州與州之間的四車道馬路相通,尤其是通往前線的州縣更要抓緊,限期完成!
聖旨下達,各相關人員、地方都行動起來。
州縣大興土木,大幹快上水泥廠以生產水泥去築路,包括挖礦、建廠、生產和運輸最終的築路和徵稅,許多官員和商人從中取利,紛紛發財。
因此,水泥行業的老祖宗供奉的是馮小寶!
主張水泥修路的天后,依照馮小寶的提議,成立了中央級別的“馬路建設基金”,收集朝廷和個人的資金,在中央城市之間、邊境打仗城市之間修建馬路,並徵收“過路費”,以此回收投資。
此舉方興未艾,大唐的修路成風,若干年之後,大唐馬路成網,交通便利,整個帝國發生了驚人的變化。
越明年,為大唐儀鳳元年(公元676年),隴右地區首先上報,吐蕃人入寇!
然後西域有警、扶松州地區有警,大唐與吐蕃邊境烽煙四起,馮小寶所言俱成事實!
兩大臣相顧無言,搖頭道:“不意為小兒輩所趁也!”
……
通湟城西城樓上,將星雲集,鎧甲鏗鏘。
眾皆默然,氣勢肅殺。
馮小寶坐在帥案前,看著大部頭津津有味,赫然是《春秋》!
這鳥人,他看得進?
他大言不愧地對旁邊的參軍崔千尋道:“此書不錯,奈何過於生澀,宜改為白話文更讓人看得懂。”
崔千尋紅光滿面,正是春風得意時。他這些年一直追隨馮小寶,利益同沾,小寶升官,他也跟著升官,那是一個刷刷刷的,職事官肯定不如馮小寶,他的寄祿官甚至還高過了馮小寶,為正八品下的徵事郎!
馮的寄祿官一直還是承務郎,沒怎麼升過,朝廷還能夠怎麼升他,二十一歲已經做到了從三品的將軍和六品司馬(職事官),權柄大得嚇人!
聽馮小寶如是說,崔千尋附和道:“是極,過於生澀,做成白話文才易懂!”
馮小寶大發感慨地道:“知識必須易懂才易傳播,我想啊,以後等我走不動了,不打仗了,那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