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4部分

“這是去打突厥麼,來武裝大遊行有意思嗎?浪費國家錢糧!”

“好大喜功,以此加強自己威望,若有不臣之心,大家悔之晚矣!”

當然也有人給韋撐腰的:“我軍威風,曾幾何時,突厥人想來就來想打就打,但現在怕了我們,而且我們築城順利,達到了目的。”

武則天很沉著,什麼人說壞話只是個聽,不干涉前線事務。

唐軍三部很順利地進抵各自地域,立即開始築起受降城。

一般地,城寨周長達到千步者,稱為城;之下到五百步者,稱為寨;而五百步以下,就僅僅是堡;至於不到兩百步的,勉強算個烽火臺。

作為軍城,普通的是千步城,換算成裡,也就三里出頭,四里不到的樣子。

弄了個二千步城出來,高達十米,牆寬十二米,修建時使用水泥立樁作為支撐,再使用懸版夯築法,即用木棍穿過兩側夾板,以繩索固定取直,中間填土夯實。,成千上萬的人吆喝著日夜趕工。

不僅修城,還在周邊大修烽火臺、形成完整的防禦體系。

這人多力量大,僅僅一個月時間,三座城屹立在黃河沿岸,又修建配套的居住房屋、樓房、倉庫、貯水池、牲畜欄、校場等,因突厥人不來騷擾,乃動用更多人力把修好的城池東面沿兩邊擴充套件擴大了一倍(不過新建的城牆稍低和稍窄,萬一敵人勢大防守軍即退回主城)。

……

直到七月初,朝廷得到了訊息是唐軍築城成功,而韋將率十萬騎兵直撲杭愛山,與突厥人決一雄雌。

朝臣們議論紛紛,有的人不看好韋的進攻,認為難以重演漢霍驃騎封狼居胥的偉業,更多的人則盲目相信韋的成功。

七月初七,七夕,乞巧節。

這節日傳自漢代,相傳牛郎織女之事,而到了唐朝,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汪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此後流傳開來,到了今天,洛陽城沉浸在一片節日的喜慶中。

下午時分,同中書門下三品郭待舉剛剛從朝中回府,還沒坐定,就聽得街道上陣陣喧譁聲。

“捷報!捷報!捷報!我軍斬首契丹三萬首!”去探聽訊息的家相急急衝進正堂道。

“什麼?是契丹?不是突厥?”郭待舉勐吃一驚,一把抓著家丁道。

“正是契丹,是契丹!”家丁喘著大氣道。

郭待舉鬆開了手,喃喃地道:“怎麼可能是契丹!”(未完待續。。)

第五七二節 廷議契丹(一)

訊息不斷地傳來,越來越明確,韋打的確實是契丹,殺的契丹人數目節節上升,他還好意思來露布報捷!

契丹發源於“中國”東北地區,採取半農半牧生活,早期分契丹八路,唐初形成了統一的大賀氏聯盟,共分八部。太宗以後,置松漠都督府,賜頭領姓李。

管轄在赤峰、通遼一帶,治所潢水城(林西縣),距離黃河大幾字形右角的東受降城(唿和浩特)約有千里路途。

同樣地,突厥人所在的杭愛山脈距離黃河也有上千裡。

韋這廝,不按要求打突厥,卻跑去打起了契丹!

由於猝不及防,契丹人情況大劣,十天時間,唐軍報來斬殺契丹男丁十萬,生俘十五萬,牲畜三十萬!

契丹在唐廷裡是有代表的,唐置松漠都督府,以契丹部族首領窟哥為使持節,都督十州諸軍事,松漠都督,掌管各部事宜,並賜姓李。

顯慶五年(660年),李窟哥死,繼任松漠都督的阿卜固與奚族連兵叛唐,不久兵敗,阿卜固被擒送洛陽。高宗皇帝以李窟哥孫李枯草離為左衛將軍,彈汗州刺史,封歸順郡王;另一個孫子李盡忠為武衛大將軍,松漠都督,繼統契丹八部。

已被大唐養成了肥胖如豬的李枯草離一身素衣地跪在了宮門前,揚言朝廷一日不將徵夷大將軍韋捉拿進獄,他一天就不起來!

每隔一段時間,他就大聲叫喊道:“我阿翁(爺爺)對朝廷素來恭順,我與弟弟同樣對朝廷忠心不二,朝廷如欲征伐契丹,何需動手,一紙詔書召我與我弟,束手就擒,我們兄弟倆斷無二話,為什麼要殺死我們無辜的族人呢!”

引得來往官員側目,指指點點,影響不好。儘管宮裡來人數勸他回去,有事好商量,但他不為所動。

長生殿上,武則天臉色嚴峻地坐在了寶座上,而皇帝則陪伴側邊。

站著的大臣是裴炎、裴炎、劉景先、郭待舉,岑長倩、魏玄同,再有兩武:武三思與武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