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心中暗贊,不愧皇帝疼愛他們!
太子李顯把頭深深地低下,掩飾住自己喜色:終於輪到了本太子出頭了,皇位在坐,天下我有,哇哈哈哈!
但是這麼一來,顯得他哭得不怎麼悲痛了,一些大臣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
皇帝大行,但朝政不可空轉,輔佐大臣,中書令裴炎上奏說太子尚未即帝位,不宜由他直接釋出詔令,有急需處理的重要事情,希望釋出天后的命令由中書省、門下省施行。
聽得李顯惱火無比:還不快快把花花江山交來,你馬的,欺負我小啊?
可是他又不敢反對,他老母積威之下,瞪他一眼,他就膝蓋發軟想下跪,哪怕就要即皇帝位也不例外。
到得十二月初十四日,武后、太子、王公大臣聚於皇帝靈柩前,裴炎宣讀大行皇帝遺詔,太子李顯即皇帝位,是為唐中宗,尊天后武則天為皇太后,政事全取決於她。
眾臣皆唿大行皇帝聖明,處理得當,可惜他已經聽不到了。
……
“母后!”李顯穿著皇帝服飾,意氣風發。
“皇兒!坐吧!”武則天理所當然地道。
“謝母后!”李顯給武則天佔據主場,他雖然坐在中間,可大臣們看的是御案邊的武則天。
中書令裴炎,帶著四位同中書門下三品郭待舉、岑長倩、郭正一、魏玄同,他們組成了大唐的朝臣中堅。
“第一項事,給大行皇帝上諡號。”裴炎輕聲道。
他不愧是頂級文臣,擬定了“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交出來,給武后看了,即時稱好。
“皇帝有什麼話說嗎?”武后問道。
“母后說什麼就什麼唄!”李顯顯得無所適從,毫無主見的樣子。
“再有,澤州刺史韓王李元嘉(唐高宗第十一子,李顯的叔公)等地位尊貴,威望很高,宜給封賞,以示新朝之恩,臣與幾位同僚擬了加封李元嘉為太尉、定州刺史,霍王李元軌可進為司徒、出為襄州刺史,另有其他人封賞如下。”裴炎說起第二件事。
李顯一聽,太尉、司徒在大唐可是“三公”之職,位列一品,地位尊貴,向不輕授,如現在的宰相為同中書門下三品,僅是三品官。
頓時他不樂意了,雖是叔公,但無寸功,怎麼能夠驟升高位?!三公的位置來批發麼?
佔了位置,想讓他們退出可不容易,皇帝還怎麼給新人位置?
不問一聲,你裴炎自把自為?!當皇帝是傀儡啊!
“裴卿,這位置,怎麼能夠輕易給呢?”李顯沉聲道。
裴炎臉上露出了詫異之色,不過他聰明的沒說理由,而是直接道:“此乃太后的意思!”
說出理由,那李顯當場沒了面子。
太后是在幫他,因為他的兩個叔公德高望重,恐怕他們發動變亂,便都給他們加三公等官銜以安定他們的情緒。
聽說是太后的意思,李顯哦了一聲就不敢說什麼了。
太后何許人也,謀定而後動,指示裴炎準備人事任命:任命駙馬都尉、大將軍韋為檢校兵部尚書、檢校工部尚書,雙尚書的帽子蓋在他頭上。
李顯這回不敢問了,裴炎一聽就明白,兵部尚書,讓韋有了節制天下兵馬的權力,檢校者,他能管轄,但沒有人事權,既是對他的防範,防止他權勢過大,又是對他的維護……韋不幹實務的。
如果讓韋實授,恐怕迎來的是他的辭章,朝廷讓他去坐堂?
無論是武則天還是裴炎,都知道他是坐無定性,屬於那種有能耐但人懶惰的人,合適當元帥。(勤快的有能耐的人合適當參謀,不勤快又沒能耐的人當兵,至於勤快又沒能耐的人則拉去殺了)
所以武后知人善用,李顯還得慢慢學,只是他太急進了,終究學不來。(未完待續。。)
第五五六節 山陵使
李顯開始理政,展示他的皇帝風采。
他下達詔令,以軍中宿將劉仁軌為左僕射,劉仁軌資甚老,能夠壓制裴炎,同時分了韋的軍勢,劉仁軌是唯一能夠壓制韋的人。
以劉景先為侍中,同樣是分裴炎的權勢,原侍中袁公瑜年邁多病,李顯讓他養老去。
再有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郭正一為國子祭酒,罷政事。
郭正一與裴炎相得,就不讓他們同在一起了。
不想,李顯這番搞作適得其反,劉仁軌根本不理事,劉景先則為人謙遜,以裴炎乃大行皇帝詔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