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7部分

他們的訓練將駐紮高山之上,儘量達到四千米高度,以適應青藏高原的氣候和高原反應。

而接近吐蕃的各州軍馬,積極訓練,還去涼州、甘州等地徵調戰馬一萬匹,均為河西大馬,提供給各州軍馬使用。

據兵部的介紹,一旦出動,騎兵有十萬之眾。

……

糧食,僅通湟縣出產的糧食一年即有70萬石(唐制一石是103斤),能夠給軍隊極大的支撐,如果沒有這筆收入,大唐兵部在仗還沒打就糾集六萬人集中,只怕支邊的民夫要累到吐血了。

通湟縣這一帶出產大量牲畜,軍隊需要的肉食得到了較高的保障。

馮小寶上有奏摺,指出光吃米麵的軍隊是打不過吃青稞、牛羊和奶的吐蕃人,必須類似他們的食譜,才可以在高寒地帶生存和作戰。

“臣之軍隊,之所以能打仗,是米麵管夠,肉類較多,乳酪不乏,強壯過於吐蕃人,加上河西大馬,與吐蕃人一對一打仗,必是臣之軍隊勝利!此乃我大唐取勝的基礎也!”

他的建議被採納,朝廷咬著牙關,給前線軍隊特別提供了更高的伙食費,正如馮小寶所言,米麵管夠,肉類多了一到三成,不過乳酪則銷路不太好。

各部將士不習慣吃乳酪,馮小寶嗜食乳酪則另有原因:他在國外留學泡上一頭金髮馬子,人家吃慣乳酪的,在她的帶動下,馮小寶也吃了起來,越吃越香,這個生活習慣帶到了另一個空間位面。

他的部隊在他的帶動下,上上下下都適應吃乳酪,後來遠征時帶來的好處多多。

……

兵器、裝甲等裝備,從洛陽到涼州,從豐州(北方)到辰州(南方),都是兵器、甲板敲擊的叮噹聲。

火爐正旺,燒紅的鐵水如流。

婦人們聚精會神,穿針引線,縫製軍服。

堆積如山的的兵器與裝甲;一匣匣整齊的弓箭;一包包的軍服。

整個大唐帝國,為了這次吐蕃的戰爭,自上而下都作了認真的準備。

就拿帝后來說,他們削減宮裡用度達三分之一之多!

搞笑的是皇帝,他身體差,又懼內,結果身邊的妃嬪稀少,大大地節省了一筆開支,俱用到了他的軍隊上,其中馮小寶的部隊就得到了宮裡的特別費賞賜給他,著他努力帶好軍隊。

他也不負期望,將大量的資源落在軍隊上。

一切只為打贏吐蕃!(未完待續。)

第二八七節 燒尾宴

“此戰我大唐必勝!”

馮小寶手拿酒杯,當著一群高階將領與文臣面前,氣態從容,力量有如猛虎內斂,絲毫不遜色於那些軍中宿將。

他們足以是他的爺爺伯伯叔叔罪,與馮小寶這等年齡等上高位的一個俱無,而馮小寶與他們分庭抗禮,一靠家世,靠的是他的力量!

“我們有天皇天后的聖明,我們有強兵,有利刃堅甲強弓和大馬,我們有足夠的糧食,我們有對路的軍略,我們有這麼多的優勢,滅亡吐蕃,指曰可待!”

“今天,在洛陽與諸君小酎美酒,預祝我大唐萬勝!”

“明日,在邏些(拉薩)痛飲美酒,大唐必勝!”

大年初五的晚上,曾在貞觀殿上開過高峰會議的原班人馬,都搬到了這家“烤得住”的大酒樓裡再次開會。

只不過他們開的是大食會,馮小寶的“燒尾宴”!

燒尾宴是古代名宴。專指士子登科或官位升遷而舉行的宴會,盛行於唐代,是中國歡慶宴的典型代表。“燒尾”一詞源於唐代,有三種說法:一說是獸可變人,但尾巴不能變沒,只有燒掉;二說是新羊初入羊群,只有燒掉尾巴才能被接受;三說是鯉魚躍上龍門,必有天火把它的尾巴燒掉才能成龍。此三說都有升遷更新之意,故此宴取名“燒尾宴”。

馮小寶又升官了,因為吐蕃沙盤與地圖的進獻,是為文韜,因此在文散職為正八品下:徵事郎。

馮小寶年紀輕輕,這麼快就升為大唐高官,不大大破費一番,怎麼對得起大夥兒對他的支援。

因此在他參了股子而開的“烤得住”的大酒樓舉辦了一場大唐相當別緻的燒尾宴以答謝各方賓客,其實已是遲了,不過看在他此番燒尾宴的與眾不同,大夥兒也就原諒了他。

“烤得住”大酒樓專營烤肉自助餐!

炭火燒烤,雞羊馬豬、牛肉乾、飛禽走獸肉、魚鱠魚羹、各地蔬果、好吃的胡餅、炒飯和麵、羊肉泡饃,酒有西域葡萄酒和通湟縣西海酒(之後就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