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說,每一個過程,都不能有絲毫的馬虎大意,柴窯之所以聞名天下,靠的就是這四個特點,如果沒有了這四個特點,柴窯也就跟普通瓷器一般無二了,四點缺一,就不是一件合格品。
去丁潤家族中坐客的時間,是在今天中午,陳逸跟著文老學習到將近十一點,便接到了丁潤的電話,詢問他的位置,說要來接自己過去。
陳逸則是一笑,告訴他先去林天寶的古玩店等一會,自己隨後就到。
之後,陳逸向文老講述了這件事情,然後進入到了收藏室,拿了兩件與昨天不同的柴窯瓷器,開著丁潤的奧迪,向著古玩市場而去。
昨天給林天寶和丁潤觀看的柴窯,是一碗一碟,而這次,他所帶去的,其中一件是一套茶盞,分為盞和托盤,盞自然是普遍意義上的茶杯,托盤自不用說。
只不過這個盞,卻是與現在的平底茶杯,有著一些不同,託口較高,而中間呈空心盞狀。
瓷盞始見於東晉,南北朝開始流行。只不過在唐以及五代時期。茶盞便開始配有茶托。而明清以後的茶盞,又配以盞蓋,形成了一盞,一蓋,一碟的三才杯或三才碗,又稱蓋碗。
柴窯的製作,完完全全是根據唐代以及五代的青釉瓷器記載,而進行的。可以說全面的復原當時的青瓷文化,柴窯發揚光大,不僅僅只是能製作出柴窯而已,還需要將柴窯的文化從歷史中提練出來,加入製作之中,這足以證明了文老在瓷器上的深厚造詣。
換做一些對瓷器認知不夠的人,那恐怕就會出現古玩界的一個笑話,有些現代仿宋瓷器,在底款上,常常會寫上北宋的朝代號。難道在北宋的時候,就知道未來一定會有南宋出現嗎。
另一件柴窯瓷器。則是三足筆洗,筆洗可以說是除文房四寶之外的一種文房用具,是用來盛水洗筆的器皿,有著很多質地,瓷,玉,瑪瑙,琺琅,甚至於象牙,而最常見的便是瓷筆洗。
陳逸這次所帶的,就是這兩件柴窯瓷器,至於大件柴窯,他實在無法拿過來,想要觀看的話,也只能去到窯廠收藏室了。
來到古玩市場時,丁潤已然恭候多時,沒有在林天寶的古玩店多做停留,由丁潤開著那輛奧迪汽車,前往其家族之中。
“小逸,多謝你能夠到我們家中做客。”丁潤在車上向著陳逸感謝道,只因為他兩位叔叔的目光短淺,使得他們錯失了與陳逸合作的機會。
陳逸擺了擺手,“丁叔,到你們家中做客,這是我的榮幸才是,白吃白喝,還要讓你感謝我,這可不行。”
丁潤輕嘆了一聲,從柴窯真正的出現後,恐怕許多人都想著請陳逸做客,以便早日獲得擁有柴窯的機會,他很慶幸自己的父親是一個明白人,而不像他那兩位叔叔那般目光短淺,否則,這一次的邀請,不會成功。
“對了,你要找我的事情究竟是什麼,我可是想了一天,都沒想出來。”丁潤面上帶著濃濃的疑惑,實在想不到陳逸會有什麼事情要找他,現在月季杯和菊花杯都得到了,陳逸所差的也只是最後一件不知下落的桂花杯而已,而且以陳逸現在的能力和名氣而言,他能夠幫上的忙確實不多。
“嘿嘿,等到了你們家族裡再說吧,現在保密。”陳逸神秘兮兮的說道,現在把最終的秘密說出來,多麼無趣啊。
丁潤無奈一笑,開著車,直奔家族而去,他們家族的核心所在,是在一座巨大的宅院之中,這個宅院見證了他們家族幾百年的興衰,裡面保證著家族中最重要的典籍,族譜以及一些珍貴瓷器。
而現在,這一處宅院的主人,正是他的父親,他那兩位叔叔,不過是有著家族的一些股份而已,但是,家族中大部分事情的權力,都在他父親手中握著。
這一次邀請陳逸來家中做客,自然而然選在了他們家族中最重要的地方,以此表達他們對於陳逸的重視程度。
丁潤開著汽車,在經過了家族安保人員的檢查後,將汽車開入了宅院之中,陳逸透過車窗向外看去,這一處宅院並不是四合院樣式的,但也是華夏傳統的宅院樣式,在這裡,四處都可以看到瓷的痕跡。
甚至其家族宅院門口的兩座石獅子,也是用瓷做成的,可以說與丁潤的那一處雅瓷居一般無二。
在宅院之中,停好汽車後,陳逸剛準備開啟車門,外面有一個人急急忙忙的衝過來,將車門開啟,“陳先生,歡迎歡迎。”
陳逸笑著謝過,然後下了車,看了看剛才開啟車門的這個人,與丁潤有一些相似,鑑定之後,才發現,他是丁潤的叔叔,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