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鵝完全馴服之後,他透過腦電波,對這些白鵝下達了命令,剎那間,馬車上本來安安靜靜,只是時不時叫幾聲的白鵝,卻是突然變得躁動起來,開始衝撞著並不堅固的竹片籠子。
看到這一幕,馬車旁邊站著的幾名世家公子面色一變,而旁邊那些被他們找來,照看這些白鵝的工人,同樣面色一變的看了看這些白鵝,同時拿起手中的棍子,拍打著籠子,以求讓這些白鵝平靜下來。
可是他們的動作,根本毫無作用,反而讓這些白鵝更加的惱怒,二十隻白鵝一同向著一個方向用力的衝去,直接將這竹籠衝得七零八散,這二十餘隻白鵝從籠子裡出去之後,飛向了四面八方。
看到這一幕,旁邊那些買了小籠子的世家子弟不免有些幸災樂禍,可是還沒等他們笑多長時間,這二十餘隻飛出來的白鵝,便朝著這些人衝來,揮舞著翅膀,將這些人拍打的四處躲藏,隨後,這些白鵝又用嘴巴將籠子咬開,放出了另外的白鵝。
隨後,這些白鵝便朝著四面八方飛散而去,整個現場,是一片混亂,很多世家公子身上都是佈滿的鵝毛,看著自己買來的白鵝,就這樣跑了,他們的內心充滿了氣憤,一個個的追著白鵝而去。
看到這竹林外的人越來越少,陳逸面上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隨手從空氣接下了一片鵝毛,然後輕輕吹了出去,緩步向著竹林內而去。
他走到王府門口時,正好有一位世家子弟叫開了大門,那名下人正對其說著一些婉拒的話語,看到陳逸來到之後,面上不禁露出了濃濃的笑容,連忙說道:“陳公子,你來了,快請進,老爺正在府中等著你呢。”
“多謝小哥。”陳逸笑著點了點頭,緩步走進了門內。
看到這一幕,門外的那名世家公子面上露出了驚異之色,“此人是誰,為何可以如此輕易的進入王右軍的府上。”
“他是我家老爺特別交待過的客人,可以自由出入府中,公子,你還是請回吧,陳公子既然來了,那麼今日自然是不見客的。”這下人笑了笑,然後輕輕關上了門。
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行書之體
進了門之後,陳逸向其中一名下人詢問了一下王羲之現在所在的位置,然後朝著正屋的大廳而去。
來到大廳之中,陳逸發現王羲之正與一名中年人愉快的談論著什麼,而王操之和王獻之,則坐在他們下首處。
此時王羲之已然是五十餘歲,對於現代人而言,不過才身處中年,而對於古代人而言,差不多已然步入老年了。
古代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能夠活到五十歲以上,已然是不易的事情了,六十歲以上就可以算得上高壽了,比起王羲之來,其成就最高的兒子王獻之,不過才活了四十餘歲罷了。
看到陳逸,王羲之頓時大笑了一聲,“輕雲,你總算來了,玄度,這就是我之前給你提及的陳逸,陳輕雲,其書法之才,讓人歎為觀止。”
聽到這人的表字,陳逸在內心搜尋了一下,面上頓時露出了笑容,拱手說道:“先生過讚了,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位應是許玄度先生了。”
許詢,字玄度,東晉文學家,與王羲之,孫綽,支遁等人皆以文義冠世,常與謝安等人遊宴,吟詠,而且參加過蘭亭聚會,善析玄理,是當時清談家的領袖之一。
此人才華超群,其父更是東晉開國皇帝的部屬,要做官輕而易舉,可是他深受佛學影響,靜心寡慾,不慕世利,更不想參與政治,朝廷一再請他出來做官,他都婉辭不就,後來。為避免得罪王室。他便來到錢塘江邊的一個小邑永興隱居。
最後。皇帝的徵詔又不斷的下來,他在永興亦是無法居住,最後,不得不拋棄家產,遷居到他處,皇帝看他為了隱居,連家產都不要了,可見去意已決。從此也不再徵詔他了。
根據史料記載,王羲之晚年隱居在金庭,而許詢也特地從隱居之處趕過來與王羲之為鄰,李白有一首詩云:“此中久延佇,入剡尋王許。”詩中所指的王許,就是王羲之和許詢。
“這位公子慧眼如炬啊,竟能一眼認出我這個無名之輩。”許詢仔細打量了一下陳逸,面帶笑容的說道。
“許先生清談玄理之名,名揚天下,又如何能是無名之輩呢。比起先生來,無名之輩應是我才對。”陳逸笑了笑。這許詢在永興隱居之前,清談玄理的聲名就已然非常顯赫。
魏晉八君子之一,東晉著名清談家劉真長,就說過許詢才情過於所聞,只不過劉真長無意貶低許詢,只是說他的名聲實在太大了。
“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