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在1998年7月第四屆美國友好運動會的一次跳馬練習中,運動員桑蘭不慎受傷。後來這個體育界著名的坐在輪椅上的陽光女孩回憶說,她和李寧認識是在為2002年特奧會共同擔任愛心大使時。當時李寧聽說桑蘭當年將換個新環境,就讀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就關心地說:〃桑蘭沒事兒,我們來幫助你。〃於是,李寧回到北京就帶著桑蘭的父母去北京大學附近看房,最後選中一處,打算每個月花三千多元錢幫桑蘭租下以方便她學習。〃他說,放心吧,桑蘭,這些錢都由李寧哥替你出。〃桑蘭感動地回憶說。雖然最後桑蘭並沒有接受這份禮物,但她回憶李寧給她的感覺時說:〃他就是一個親切的大師兄。〃 這次,這位體操界的大師兄想要幫助更多人了。為了擴大影響,2004年10月,中國運動員教育基金會在京首次舉辦活動,主辦了〃首屆中國運動員教育基金高爾夫慈善邀請賽〃。這是基金會建成後的第一次大規模社會活動,不僅是為了把關心者集聚到一起,還是為了替基金會募集資金。李寧一下子請到了李小雙、李大雙、李春陽、馬豔紅、劉國樑、江嘉良、蔡振華、李永波等將近40名著名的奧運和世界冠軍,這成了中國體育界的大聚會。眾多體育明星之後將善款全部捐獻給新疆殘疾兒童。一年之後,李寧聯合中國體育基金會再次舉辦高爾夫慈善邀請賽,為中國運動員教育基金會募捐。這一次不僅仍然參與者眾,而且還成功募集了用於建設希望小學的資金。
但是,募集的這些資金還並不足以支援李寧的全部計劃,對退伍運動員的培訓也迫在眉睫,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源,這一切如何進展?在2005年快要結束時,李寧給出了答案:他出售自己持有的李寧公司1。64個百分點的股票套現近億港元。李寧公司當時發表宣告稱,這筆資金將主要用於培養年輕運動員和發展中國體育事業,並非謀利性質。此舉使李寧在該公司中所持股份從38。67%下降至37。03%,同時慈善事業在李寧日後的生活中佔據了更大的比重。
募集資金之後,李寧的身影頻頻出現在貧困地區,他開始組織和參與運動員教育基金會的更多扶貧助學活動。2006年12月,他和郭晶晶、胡佳等〃中國運動員希望小學探訪團〃成員一起到海南東方市羅帶學區的中國運動員希望小學時,媒體眼前甚至出現了他一直低調保護的兒子李小寧…他是帶兒子來切身感受〃幫助〃這個詞語的更多意義。
虹←橋書←吧←。←
第51節:第十一章 不平凡的2007(5)
到2006年12月,中國運動員教育基金會已經向中國青年基金會捐款400萬元人民幣,在山西、內蒙古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興建了18所希望小學和希望工程圖書館。這些小學,李寧或者其他運動明星都會前去探訪。李寧和體育明星去希望小學,並非為了作秀。李寧認為,他們不僅僅要給孩子們送去學習用具、體育用品等物質方面的東西,更重要的是帶給孩子們榜樣的力量,希望他們能夠像國家隊隊員們學習,積極進取、頑強拼搏,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他希望給孩子們點一盞希望之燈,照亮他們的行程。
在有了一定慈善活動經驗和資金之後,李寧將自己的基金會活動再次〃升級〃。接下來,從2006年7月開始,基金會持續進行一項針對全國貧困鄉村體育師資的公益培訓,這個專案被取名為〃一起運動〃。
這個培訓專案,針對的是這樣一種現狀:〃我國有80%的小學在農村;有80%的學校體育教育正在受師資、場地、器材、經費、觀念等因素的困擾;有近16%的孩子沒有接受過正規、系統的體育教育,體育課大都自由活動和自習的形式;許多孩子還不知道足球、籃球是什麼……〃 四川儀隴縣一個偏遠的山區,貧困的鳳儀小學沒有操場,唯一的體育老師吳開翼帶著學生利用週末空餘時間挖中草藥、摘油桐、拾廢舊物,最後籌到了水泥、沙子等材料錢,自己動手修建了一塊操場。學生沒有一樣運動器械,吳老師用稻草做墊子,練習滾翻技巧;用板凳做障礙物,練習跨越;在地板上畫乒乓臺,用卵石當鉛球,一塊圓木包上紙殼就成了鐵餅。即便如此,學生都喜歡上體育課,用這些簡陋的〃器材〃鍛鍊得很快樂。全校的體育課只有吳開翼一人上,他每週的課至少在28節以上。吳開翼曾經因為受不了貧困,出門打工,可又被學生的信給牽引回來,此後再也沒有離開過。吳開翼的父親原是他現在任教學校的體育教師,父親從教40年,而接過父親班的吳開翼一干就是20年。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訓練出的學生卻很爭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