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1部分

但天下著名的詩文,我還是熱心蒐集和背誦的——當下即曼聲吟道: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是勳微微點頭:“詩以詠志,文同其人,丞相包容寰宇之心胸,乃可得見一斑。吾等得而仕之,庶人生不虛度也,是氏之興,正在我輩。”跟隨著曹操平定天下,這正是使是家得以振興的大好機會啊!

是峻連聲附和。是勳隨口就問啦,說此前伯父關照我在丞相面前進言,提拔三兄與四兄,偏偏就是沒提你,你心裡有啥想法沒有?是峻笑道:“吾曾守縣,今又從七兄,前途正大,家父乃無可託付也,非棄我也。”老頭子是覺得我暫且還不需要擔心,不是光想著那倆哥哥,卻忽視了小弟我啊,這點兒道理,我雖然魯鈍,也還是拎得清的。

是勳問道你總不可能一輩子給我當僚屬,日後還有什麼想法嗎?可以說出來,我幫你參詳參詳。是峻乃雲此前攻伐遼東,再後騷擾吳會,小弟都有從中出力啊,七兄你也按照軍功幫我上奏記錄,既有理民的經驗,又有為相府屬吏的經歷,再加軍功,我覺得可以再外放出去當一兩任縣令,然後就有機會為郡國守相了。真要到了那一步,上升的空間就徹底開啟啦,即便沒有七兄你幫忙,小弟我自己就能走得挺穩啦。

是勳先點一點頭,繼而又搖一搖頭,說你為自己前途的構想是不錯的,但別以為當上二千石就可以徹底踏實了——“此非太平世也,離亂之際,正男兒建功立業、英雄成就聲名之時,然……”舉起扇子來一指波光粼粼的海面:“即無風之日,海波平緩,其深處亦多暗流,非積年船工不能辨識者也。若乃悖之而行,舟必傾覆,屍骨難存。”

是峻微微皺眉,似乎聽不大懂是勳的話。於是是勳掰開揉碎了跟他解釋:“世家如二袁者,因逆潮流,而終傾覆,諸曹夏侯,乘勢而起。大亂而至大定,其間骨殖累累,前人之歿,乃為後人之基——周朝八百諸侯,其王孫公子,今日何在?劉氏之祖,不過沛上農夫,各郡顯姓,昔日何為?”

社會動盪,既是趁機躥升的好機會,同時也蘊含著極大的危險性。現在無論朝野都正是大洗牌的時候,小家族有可能瞬間變成顯貴,大家族也可能就此徹底沉淪。所以你不要以為官至二千石便穩如泰山,可以不思進取了,太平時節那是有可能的,現在麼……嘿嘿,不要以為亂世即將終結,就可以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兒啊,一次站隊錯誤,就可以身死而族滅啊!

是峻終於聽明白了,趕緊拱手致謝:“多承七兄教誨。”是勳拍拍他的肩膀,說你也別太過擔心,只要咱們兄弟同心一意,還怕有什麼坎坷邁不過去嗎?“吾今觀此滄海,亦得一詩,正好相贈子高。”

是峻大喜——我終於要有七哥當面相贈的作品了,以後拿出去顯擺,還有誰敢瞧不起我?急忙躬身聆聽。就見是勳轉過頭去,望著海上,目光中流露出一絲莫名所以的激動,緩緩吟誦道:

“海東一來去,曠僻不可臨。茫茫失方面,混混如凝陰。萬里無涯際,天地互浮沉。潮波有盈縮,雰埃消中宸。盈如勇者進,縮如駑者逡。但求好風起,助吾上青雲!”

這首詩前半段是抄的唐朝張說的《入海》詩第一首,原作為:“乘桴入南海,海曠不可臨。茫茫失方面,混混如凝陰。雲山相出沒,天地互浮沉。萬里無涯際,云何測廣深。潮波自盈縮,安得會虛心。”描寫大海之浩瀚無際、蒼茫難測。中間添上幾句,以言潮水的漲落(盈縮)與人生相同,只有勇者才敢奮進,怯懦者必然望汪洋而卻步,最終一事無成。

“雰埃消中宸”五字是源自張衡的《西京賦》中“消雰埃於中宸”一句,這裡“中宸”既可以指整個宇宙,也可以代指皇宮、朝堂,似乎是說如今正為風起雲湧、豪雄輩出,以平定天下之日。最後兩句來源更晚,乃《紅樓夢》中薛寶釵所作《臨江仙。柳絮》詞的結句:“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

此亦因景而抒情也,表面上是說希望能夠刮一陣好風,把我們所乘坐的舟船一直刮到天邊、雲上,實際是說希望能夠藉著曹操之勢,使我們是家一步登天,邁向輝煌。

是勳吟完新作,是峻當即複述一遍,然後微蹙雙眉,目光凝重,半垂著頭,反覆地咀嚼、品味——貌似對於最後那兩句,對照是勳方才對自己的鼓勵和敲打,他又聽出了第三層含義……(未完待續。。)

第五章、觀卿者心

船行多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