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道:“我等未曾瞧見,只見他與陰帥們爭鬥時,唸唸有詞,憑空消失不見了,該不是得道的高人,隱身不見了?”
白無常嘆道:“不是隱身,想來臭小子居然會土遁還是奇門遁甲,從地下遁走了,怪不得有恃無恐的,果然有些門道。”
三使無計可施,一個沒注意被葉九遁走了,天地茫茫,又何處追尋,只得作罷。
按下白無常、牛頭馬面勾不到水鏡觀主的三魂七魄,怏怏而回地府覆命不提,且說葉九遁出身形,已經到了鳳翔峰下。
葉九回頭凝望著夜幕中的鳳翔峰,並沒有見他們追來,好在師父的三魂七魄已經收入瓷瓶,心也算放下了大半,只遠遠的離了此處,擺脫白無常他們,還得連夜趕路。
葉九盤算著去天台赤城山的路途,往西南四十里是金陵城,師父特意叮囑過,魔道群魔盤踞金陵,去不得的,更何況繞遠路,得不償失。
而棲霞山的山場以北是大江,要走水路的話,需繞過棲霞山的後山,即便藉著五行遁術還回餐霞嶺後,半夜也僱不到船隻。
葉九索性徑直往東南走,等到了無錫太湖之畔,再改水路下蘇杭、過吳越之地,不日便可到達天台。
夜色正濃,葉九一半靠著五行遁術的縮地之法,遇上道路平坦時也走上幾步。從棲霞山鳳翔峰下一路而去,往東南二十里便是寶華山,這段路葉九也走過幾次,都是過去和幾個師兄弟們隨著師父趕赴寶華山的千華寺聽老方丈開壇說法。
寶華山千華寺是修佛道,而棲霞山是修仙道,所修雖異,但仙道佛道之間,本來就相處和睦,不似與魔道勢同水火,正所謂紅花白藕青荷葉,三教原來是一家。再加上宿秋觀主水鏡道長和千華寺老方丈空如都是方外高人,又是緊鄰,平日裡往來自是少不了,故此葉九路途甚熟,打算到了千華寺,要好好叨擾空如老方丈一番。
二十里的路程不多時便到,寶華山的山場卻要比棲霞山大許多,千華寺更是深山藏古寺,就好比寶華山的三十六峰如三十六瓣蓮花,千華寺端坐其中。
是以葉九雖到了寶華山的山場,離千華寺至少要翻幾個山頭,繞幾條山路才到。
然寶華山素有霧海之稱,尤其以今夜霧更濃,葉九翻過兩座山嶺,抬頭不見星月,開始還能依稀辨得路徑,後來卻又迷霧重重,迷失了道路,走了許久都不得要領。
眼見都到了四更天氣,即便有五行遁術,可以省好些力氣和工夫,但因大霧迷了路途,尋千華寺難上加難。
葉九惟有嘆息,只得先尋個草叢裡幕天席地的將就睡一夜,等天明後,晨光一照,雲開霧散,再做計較也不為遲晚。
………【第十四回 青雲洞妖女定計】………
葉九夜半四更走到寶華山,霧迷星月,只得尋了個古槐下乾燥的草叢,披了長衫,幕天席地的睡了,將就了半夜。
第二天一早,葉九朦朦朧朧中只覺得山風冷浸,醒來一瞧,依舊是大霧瀰漫,濃霧比昨夜還更甚,以至於只能看見飄飄渺渺的霧氣中的古槐樹下的粗枝大葉,連樹梢都瞧不分明。
葉九坐起來好一陣嘆氣,如此濃霧,又迷失了路途,寶華山有三十六峰,不僅千華寺難尋,只怕連出山都是個問題。
葉九還以為時辰尚早,日頭還沒出來,索性盤膝打坐,修煉了一番乾卦的御天術,直待天朗氣晴,雲開霧散。葉九又忽地想起了天書乾卷中風地觀可以修煉眼力,看破虛空,忙取出薛濤箋的小摺子來,修習風地觀的道術。
只可惜半個時辰不到,葉九隻記了些口訣,還沒有看出個所以然來。此時霧非但沒有散去,竟滴滴答答下起雨來。
漏過樹縫的雨滴打溼衣衫,葉九無奈,忙折回了天書乾卷的小摺子,生怕被雨滴打溼。
葉九站起身來,四處瞧瞧,小雨雖也沖淡了一些霧氣,終究無濟於事,煙雨濛濛,還是辨不清山路。
若是換做往日,葉九總喜歡躲在涼亭下,凝望著煙雨濛濛中的山色,而今霧大的出奇,哪裡看的到山色。
葉九隻得運起五行遁術,藉著土遁四處亂轉了,好歹也尋一個山崖下可以避雨的地方。
但所到之處無不煙雨迷濛,忽到一處山峰下,四圍霧色環繞著,離著山下里許之地竟然只下雨,並沒有霧氣。
葉九又驚又喜,但又暗暗奇怪,為何別處有霧,唯獨此處霧散,真是奇哉怪也。
葉九也來不及多想,掠到了山峰下,正要尋個山洞或是山凹處避雨,忽然愣住。
只見一山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