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從未體驗過的宛如過山車一般的滋味,來到這個世界之後,他已經體驗了兩次。
他心中極度好奇,作為一個女子,柳如意為什麼總是不走正道,喜歡在牆上飛來飛去呢?
許久之後,待那心悸徹底消失,李易轉過頭,望著俏麗在一旁的女子,眼神無比幽怨的開口:“柳如意,你這樣……會失去本才子的……”
“若是連這點顛簸都無法忍受,便是練一輩子武,也成不了二流高手。”
抱劍女子斜倚在一旁的書上,撇了他一眼,淡淡的開口,給出的理由竟讓李易無言以對。
她說話的時候,一隻玉手向袖口裡面縮了縮,李易沒有看到那張被她悄悄藏起來的紙筏……
ps:第二更晚點。
第九十三章 景國第一才子!
今天的慶安府,顯然是一個不夜城,無論是酒館青樓還是其他商鋪,基本上都會通宵營業,因為只此一夜的利潤,足以抵得上他們平常的數天,像是酒館這樣的地方,半天的利潤差不多抵得上之前的十天半月。
只有像老方這樣的實心眼,才會在生意最好的時候給自己放假,這會兒,估計正看著別的糖葫蘆攤販火爆的生意後悔的捶胸頓足呢……
從那詩會上出來之後,李易仔細想了想之後,心裡面有些後悔。
像《水調歌頭》這樣足以流傳百世的名詞,就這麼輕易的拿出來,是不是有點太草率了?
雖說也還撈到了一塊玉佩,但那玉佩頂多也就能換上三百兩銀子,算起來,自己好像還是吃虧了……
剛才就是從《宋詞精選》中隨便拿出來一首詠月詞,怕是也能鎮得住那沈照,說到底,還是自己太沖動了。
不過,現在後悔也晚了,不再想這件事情,收拾好心情,挑了一家看起來比較正規的當鋪,抬腳走了進去。
半個時辰之後,李易和柳如意才從當鋪中走了出來。
無奸不商,那姓沈的說這塊玉佩少說也值三百兩銀子,當鋪的黑心老闆居然只出價一百五十兩,直接砍掉了一半還多,李易用了一刻鐘的時間和他磨到了二百兩,對方便死也不鬆口了。
最後,在柳如意秀眉皺起,玉手已經摸到劍柄的時候,李易見勢不妙,急忙抬出了沈照的名頭。
不然的話,這當鋪老闆今夜可就要倒大黴了。
不得不說,沈照沈公子的名頭還是很管用的,既然是慶安府第二才子的隨身玉佩,價格自然要高上一些,當鋪掌櫃確認過之後,終於把價格加到了三百兩。
臨走的時候,還特意給李易手裡再塞了十兩銀子,一臉熱切的表示,如果下次他能把楊彥州的玉佩也弄來,他願意出兩倍的價格,如果李易不滿意,價格還可以再商量……
李易大概能猜出來當鋪老闆的意圖,像這樣名滿慶安府的才子,仰慕他們的女子必然極多,這其中肯定不乏不缺銀子的豪門小姐,三百兩買進,轉手再倒賣給她們,怕是還能賺不少銀子。
這讓李易心中不由的感嘆,在這個世界,才子果然吃香啊!
等到哪一天他也出名了,賣賣簽名畫像,穿過的襪子,沒洗的內褲什麼的,怕是也能小賺一筆……
對了,剛才寫的那首《水調歌頭》好像忘記帶走了,實在是不應該,畢竟那可是第一版手稿,等他成名以後,怎麼也不得賣上個千兒八百兩銀子……現在回去取,還來得及嗎?
腦海中一想到那些如狼似虎的女子,李易立刻打消了這個念頭。
懷裡揣著三百兩銀票,和柳如意在熱鬧的街市上閒逛的李易,自然不知道,整個錦繡園,已經因為那一首《水調歌頭》,變的徹底沸騰。
幾個髮鬚皆白的老者,圍在一張桌案之前,目光死死的盯桌案上的宣紙。
曾醉墨遠遠的站在一邊,很想把那一張《水調歌頭》原稿搶回來,但一想到眼前的幾位老者都是文壇名宿,地位不凡,還是生生的忍住了這個念頭。
“身為讀書人,字跡竟如此潦草,真是有辱斯文!”一位老者怒髮衝冠,惱怒的開口,使得周圍的眾才子面面相覷,卻不敢發一言。
這位老頭子的脾氣雖然暴躁,但對方身份擺在那裡,便是知府大人在這裡,也不敢多言。
老學政大人為官多年,桃李滿天下,其中不乏當朝大員,董知府當年也是拜在老學政門下,如今見了他老人家,也要恭恭敬敬的尊稱一聲“老師”。
發洩了一番之後,老者的目光又望向了紙上,只不過這一次